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俄羅斯籍的艾菲洛夫與美國籍的克洛默和吉爾比等三位科學家,以對半導體的研究為現代資訊科技及電腦革命奠定基礎,共同獲得二○○○年諾貝爾物理獎。這項訊息的宣佈讓人感到相當的意外,因為過去諾貝爾獎一向頒發給基礎科學的研究學者,那些基礎科學研究者總是繞在微細而深奧的實驗或理論上,一般人總是無法理解,也只覺得很崇高但卻與自己不相干。就好像李遠哲的化學獎是何內容?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去注意,以前丁肇中發現了J粒子而得物理學獎,到現在也沒幾個人知道那是什麼。可是這次諾貝爾物理獎卻頒發給積體電路的三位先驅,這證明了實用科學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教授海格史壯指出:「晶片的誕生可能就如同人類的起源一般重要,因為晶片將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經濟社會。」諾貝爾委員會則在讚辭中說:「這三位學人的研究,尤其在快速電晶體、雷射二極體和積體電路(晶片)的發明,已經為現代資訊科技革命奠定基礎。」不管是評審委員或其他評論者都認為他們的研究實質改變了這各世界,如果沒有吉爾比,不可能製造出現在的個人電腦;吉爾比的研究促成微晶片,並進而造就現今環境中充滿各式小型電子器械,從電子錶、電視遊樂器到迷你計算機和個人電腦。倘若沒有艾菲洛夫的研究,不可能從衛星把資訊轉輸到地球,而且城市之間也不可能有如此綿密的電話線。
另外,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則因開發出導電塑膠,使得電腦運算速度加快而且縮減電腦體積而得獎,也同樣是實用科學的獲得肯定,更令人詫異的是連今年的經濟獎兩位得主也是以研究個體經濟的市場學者。這證明了國際上不再只肯定純理論學術的事物而已,只要是真正對社會具正面的影響力,同樣都屬於理化等科學上的成就。也就是說,今後我們應該打破理論與應用間的籓離,誰也不能輕視誰的功能或價值,純物理或化學系出身者與學電子、電機或化工的人,都互有機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人,而不是純物理的人只是自命清高,而電子電機人只是為了發財而已;如此的話,工研院與中央研究院都可以培養出諾貝爾獎的人才來,從這一點來看就非常正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