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產品從過去數十年以至於目前的3D熱潮,都是令人矚目的焦點,但是畢竟看熱鬧的人還是居多,有興趣的人也不少。重點是:如何將「看熱鬧」、「興趣」、「好玩」轉變成「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

其實3D產品發展到目前為止,還不算成熟(或是技術還不到位),也不是那麼好經營,但還是有那麼多人前仆後繼的往前衝,所為何事?不外乎,當我們看到這些經過精心設計的3D節目後,很難不令人產生視覺的震撼與內心的感動。所以,馬上會想到要把「3D」推廣到市場,但是現實面馬上會澆您一盆冷水,因為所有的「3D」產品都離不開「3D影像」,而這個「3D影像」的製作,對大家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但卻是決定這個「3D」產品成敗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當您要發展「3D」產品業務時,除了軟硬體工具設備外,更不要忘了還有「3D節目內容」要同時到位。

所以,當Sony、Panasonic、Samsung與LG「四大天王」宣稱要在2010年推出400萬台以上的「3D Ready TV」時,我們不難發現Sony將會是最大的贏家,因為Sony同時擁有豐沛的電影(三家電影公司)與PS3遊戲資源,其他的3D TV廠商大概只有幫Sony抬轎、打天下的份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何Samsung急於在今年初就提前展開全系列3D TV的全球鋪貨,它必須趕在Sony的3D TV出貨之前,領先取得市場佔用率的優勢與最大的獲利空間,否則當Sony為提高其3D TV市佔率而殺價競爭時,其他競爭者勢必會跟進,屆時大家只有幫Sony的3D內容造橋舖路了。

也許大家還記憶猶新,過去Sony為了推廣其藍光機(Blu-Ray Player),而將藍光機搭載在其PS3遊戲機上,然後每台PS3遊戲機倒貼200美元與Microsoft的Xbox 360力拼市場佔有率,其目的無非在為其藍光電影與PS3遊戲舖路。

在這股3D的熱潮裡,我們必須要很清楚,自己可以獲取的商機。此時如果我們能夠踩在巨人(Sony、Panasonic、Samsung與LG)的肩膀(3D TV的平台)上,開發一些優質的3D節目內容,其成功獲利的機會將會較大。另外,對於3D TV所使用的主動式眼鏡而言,如果我們能開發出相容又便宜的3D眼鏡,則3D TV市場將會有大量需求,因為畢竟原廠的3D眼鏡價格太高。

從這裡,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來,真正能夠從「3D」產品賺到錢的,應該是「耗材」生意,它是可以藉由一種平台來重覆消耗的,所以前面所提的3D節目內容(如3D電影與3D遊戲)、3D眼鏡等皆屬於「耗材」。同理,當您開發出3D廣告機、3D數位相機、3D數位相框等產品時,您就要想辦法規劃出屬於它們的「耗材」生意;因為只有「耗材」才能擴展原3D產品的生意與建立後續不斷獲利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