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大家為了這片土地的未來而走上街頭,再次發出了來自社會公民的集體訴求。這是令人振奮的事,但下一步呢?除了街頭運動,還能做些什麼?

寫程式改造社會吧!(Source: www.esri.com)
寫程式改造社會吧!(Source: www.esri.com)

對岸Ping週刊剛好發表了一篇文章:《技術與模式撼動政府:群眾募資、開放數據和Code for America們如何改變公共服務?》文中提出了現代的網路科除了創造更便利和更酷的網路應用外,也在公共服務的領域展現了強大的改變力道。

其中,Code for America是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例子。如Ping文中所介紹的,這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同時也是孵化器。與其他創業孵化器不同的是,它倡導開發者們為社會服務,也就是鼓勵人們利用技術手段幫助政府優化公共服務、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甚至利用政府數據開發全新的服務。

“Code for America is about giving government the tools to make itself better ”,這個組織的創始人Jennifer Pahlka 曾經這樣說道。

Jennifer在TED中曾發表了一場感人的演講:《如何用程式打造更好的政府?》她鼓勵對政府失望的人重新思考,如何透過實際行動來改變政府的效能。

她指出其實我們都善於集體行動,而數位科技讓集體行動更為容易了。她說:「科技正開啟新的可能性,徹底重整政府的功能,讓效能確實擴大,方法是強化公民社會。現在的新世代是跟著網路長大的,他們知道,一同參與並不難,只要有正確的系統架構即可。」

而Code for America這個計畫,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誕生。它會以實際的方式建議政府該怎麼做會更好,但它的運作不像企業或政府,更像網路本身。意思是它不需經過任何人的批準,而是在一個開放、更有生產力的環境中,透過集體行動去探究政府問題的解決方式。

演講中舉出一個例子:去年 2 月波士頓大雪,把消防栓都埋住了,當地政府對此毫無作為,眼睜睜看著一支支消防栓被大雪掩蓋。所幸,此時 Code for America 正好有一個團隊在波士頓政府做事,於是開發了一個 app,讓使用這個 app 的人可以去「認養消防栓」,認養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的消防栓被雪埋住了,你願意去把它挖出來,你甚至於可以為你的消防栓取個名字。這個 app 非常容易撰寫,上線後也如星火燎原般地擴散。遠在夏威夷的一個政府 IT 部門員工注意到了這個 app,立刻把同樣的 idea 應用在當地的「海嘯警報器」上面,讓當地的人去認養和維護海嘯警報器,確保居民的安全。西雅圖政府也如法炮製,利用同樣的 idea 讓當地居民去清理堵塞的排水孔。(本段引用出處

這麼有意思的運動,台灣的Coder們當然也不缺席,也組織了Code for Tomorrow的基金會籌備處,定位為推動「寫程式改造社會」計劃的組織,也是一個媒合和孵育的平台。

在這個熱衷談創業的年代,除了汲汲於苦思創新的獲利模式外,不少創業家以社會企業、公民企業為訴求,站在社會、生態和未來會更好的理念下付諸行動在努力著。他們或許沒有創造更高的GDP,但卻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指數。

其實不需創業、不需會寫程式,每個人都可以動手做些事情。回到這次廢核運動,散了場,就從節能生活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