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各項輕薄短小的使用趨勢下,廠商所新開發的產品,其功能與領域反而擴增了。過去我們可以很明顯的區分那些是電子零件製造商,那些是電腦系統製造商,以及那些是網際產品製造商,現在我們就很難再用這種方式來區分了,因為在單晶片系統的發展下,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元件),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電腦系統,也會同時具備網際通訊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原來是一家電腦系統製造商,且仍然堅守本位,那麼只要採購一兩顆系統晶片,然後加上一些介面焊接在PCB,那麼就完成了一套PC的製造,難怪宏碁董事長會說PC現在是低知識產業。既然如此,電子元件廠商就會直接介入電腦系統的製造與經營,而電腦系統廠商為了利潤也會介入單晶片系統的開發,同樣的,他們都會跨入網際產品通訊領域來,原來只專注於通訊的廠商則也會跨入晶片與系統的製造。

當資訊產業走向三合一代表什麼意義呢?就是製造生產的技術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識經濟為主的專業劃分。我們可以看到像類似Linux的嵌入式晶片,它可以直接開發成PDA,也可以做成很簡單的資訊家電元件,這樣的轉換過程並不須要特別的生產技術做後盾,主要是知識與觀念上的調整而已。所以對於資訊產業從業者而言,所製造的產品必然會通達於電子、電腦與網際三個領域,如果不能對這三個領域做一體的思考,那麼其開發的產品也就不可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相對地本身的成本也會提高而失去競爭力。

我們可以來看看像易利信(Ericsson)這種原本單純的手機製造商,就在日前宣示了走向網際產業的市場,推出了所謂的「ENGINE」(引擎)系統,朝向有線與無線的整合趨勢,並為未來3G行動通訊的到來做準備。這就是他們逐漸走向電子元件、電腦系統(更高功能的終端設備)與網際服務來整合發展的跡象,不為什麼,這只是為了因應生存與利潤的必要罷了。

當然,有關電子的電路設計或電腦的作業系統與應用軟體,以及網際產業的通訊技術等,其專業深入的知識仍是難以相互跨越的鴻溝,但是其三合一的基本知識則仍是未來從業人員必備的學養,如果刻意漠視其他兩者的存在,那麼只能成為一個低階下層的勞役;相反地,如果善於應用與分別這三種原本獨立的產業或領域,才能走在知識的前端、科技的先鋒。所以寄望台灣所有專業的製造廠商、銷售代理商,乃至於一般消費使用者,不要只是埋頭苦幹而已,知識的管理將成為未來競爭力的指標,而知識管理的最重要基礎正是完整與一體的思考能力,誠如施振榮所說,知識產業將是未來台灣發展的出路,我們必須趕快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