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工研院热回收技术夯 中钢废热无处逃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4129】

所有的电子产品与机械运作都会产生热。过去这些热的产生,通常就是直接将之排放到大气中。只不过在这个注重绿能再生的年代,如此做法未免太不环保。善用回收能源已经是科技业普遍的共识,因此拥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厂商,纷纷展示能源回收的成果与效率。而由炼钢所产生的大量废热,当然也成为回收的重要标的之一。

工研院苏宗粲所长(左)与中钢王锡钦副总经理共同发表「TEMM热电材料与模块技术」废热回收成果。
工研院苏宗粲所长(左)与中钢王锡钦副总经理共同发表「TEMM热电材料与模块技术」废热回收成果。

工研院便与中钢共同发表了「TEMM热电材料与模块技术」,这是应用在中钢300℃以下低温废热回收成果,整年可提供1728度发电量,也使现场作业环境由50℃降至30℃;未来中钢全面应用预估可直接减废95G大卡/年,产电1.1亿度,相当于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废+产电),相当于拥有185座大安森林公园。

工研院材化所所长苏宗粲表示,近年来二氧化碳减量及节能已成为全球趋势,加上热电材料特性与热电模块发电性能显著提升,美日欧等国均积极投入工业废热及汽车废热等回收应用开发,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目前热电产品应用约有5亿美元市场规模,是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虽然目前已有汽电共生及废热锅炉等高温工业废热回收技术,但300℃以下工业废热很难有效回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汽车、石化、钢铁、炼油及水泥等产业,就算回收废热,仍有相当高比例的低温废热藉由烟道或炉壁排至大气中,难以完全回收。

而透过热电发电技术进行废热回收,则可大幅减少台湾碳排放量,还可兼具产生电力及节能功效,对产业竞争力有提升作用。这项技术在经济部技术处科技项目支持研发下,获得「全球百大科技奖」肯定,并已在中钢公司加热炉壁建置200W级的小型示范热电发电系统,在经模块效率提升及系统优化设计后,将陆续扩大应用至中钢其它炉体及厂区。

相关新闻
AMD:强化AI算力 持续推动下一代高效能PC
圆展赠逾百台实物摄影机助力友邦提升教育发展
所罗门运用NVIDIA Isaac平台 打造新一代机器人解决方案
ECFA中止让利灰犀牛现身 中小企业渐失就业与竞争力
CGD与工研院合作开发氮化??电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 利用精密讯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
» 利用精密讯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
» 平板POS系统外壳和基座影响无线连线效能的实测
» 先进AI视觉系统以iToF解锁3D立体空间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AZZQKOSTACUKN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