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2024年工研院推动半导体技术迈入半世纪!由电光所日前举办的「电光50纪念餐会」,汇聚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超过百位产业界重量级人士共襄盛举。包括史钦泰、徐爵民、陈良基等10位历任所长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见证台湾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的奋斗故事。
|
工研院电光系统所50年来包括史钦泰、徐爵民、陈良基等10位历任所长也齐聚一堂,见证台湾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扬名国际的奋斗故事 |
同时提出随着半导体在各国在地设厂,具有跨国布局视野的专业人才,将是需求重点;技术持续领先也是致胜关键,维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
工研院在1974年国家政策引领下,率先透过电子工业研究所(Electronics Research and Service Organization;ERSO),共同推动「积体电路计画」,成为台湾首座专注於半导体技术研究的机构。也在时任行政院长孙运璇的全力促成下,派出首批19位年轻工程师完成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RCA)积体电路技术训练与技术移转,并成立全国首座积体电路示范工厂。凭藉创新与精准制程,不仅在电子表积体电路良率上超越RCA,甚至让台湾跃升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表输出国。
同时推动积体电路技术的产业化,协助创立台湾首家半导体制造公司联华电子,并将多年积累的半导体技术与人才进一步转移,促成了首家专业晶圆代工公司台积电;更开发出台湾首片8寸晶圆、0.5微米DRAM制程自主技术,衍生成立世界先进积体电路公司,不仅开创了晶圆代工的全新商业模式,更推动台湾成为全球半导体、记忆体产业的重要供应链枢纽。
工研院前董事长史钦泰回忆,1970年代许多人对「半导体」这个新兴技术一无所知,当年不到30岁的他,与同龄成员并肩叁与国家半导体计画。「ERSO」就是一个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不仅代表这群国家科技先锋??路蓝缕打拼过程,也是工研院持续推动技术发展的力量来源。
前科技部长暨前工研院院长徐爵民回顾,随着民间积极投入、产业逐渐壮大後,产业界的研发能量与资源也快速增长,工研院逐渐转型,将重点放在产业尚未涉足的前瞻技术研发上。从主导转变为积极协助的角色,专注於研发高风险但具未来性的技术,例如在2000年便致力投入前瞻性的奈米电子、软性电子与平面显示技术等领域。
工研院??总暨资深技术专家吴志毅指出,如今AI发展和应用热烈,估计在未来20~30年内,依然是全球科技的核心。且工研院不仅在技术上提供支持,还致力於强化半导体生态系统。由於先进制程对每个环节的要求逐渐提高,从材料到设备的技术整合,成为台湾业界的重要需求。工研院还结合自身横跨电子、机械、材料等领域的优势,能强而有力地协助厂商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与技术生态,共同打造健康而多元的产业根基。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世杰表示,在现今AI黄金时代中,半导体领域研发方面,前瞻性技术的投入是推动创新的关键,也是一项巨大挑战。电光系统所多年来也在台湾半导体人才生态系中扮演关键角色,每年为业界输送大量人才,同时吸引企业精英与学界教授加入,形成一个流动与循环的良性系统。
加上更积极推动弹性工作政策,不仅有助於解决特殊人才的工作限制,也能吸引更多来自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成为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致力为台湾科技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工研院承担台湾科技从无到有的重大使命,推动国家产业从劳力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与高科技导向,已成功发展出涵盖上游(设计、光罩)、中游(制造)以及下游(封装、测试)的完整半导体产业链,并培育出众多具竞争力的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