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台灣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升級,讓傳產及新創業者都能更了解智慧製造的實際應用,台杉投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和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共同舉辦「智慧製造: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決策」座談會,邀請日月光吳田玉執行長演講分享推動關燈工廠經驗,並與科技部陳良基部長對談台灣製造業的智慧製造之路。
|
日月光吳田玉執行長演講分享推動關燈工廠經驗 |
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製造服務商日月光可以說是成功典範,吳田玉認為,智慧製造是台灣競爭了利基,以提升整體供應鏈的數位化與競爭力,爭取商業轉型與全球接軌的先機。看好未來競爭將由規模經濟與經驗值,逐步演進為數據科技和人工智慧。
其中日月光早在8年前即推動智慧工廠,所有的硬體、軟體都是自行生產、布建,經過6年摸索學習,於2017年設立第一座關燈工廠,經過陣痛期後,智慧製造之路已產生明顯效益,如今,智慧應用已讓日月光在與中國大陸對手競爭上,更具有成本優勢。
吳田玉強調:「不管在提升企業整體產能還是人力資源配置,投資關燈工廠一定有好處。」他說,在技術上,日月光的關燈工廠應用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自動化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預測分析、影像辨識、資訊安全維護,還利用大數據進行即時派工、機台預期保養及材料追蹤等任務。
該公司關燈工廠係源於車用、醫療與5G產品的客戶需求,可隨時追蹤完整生產履歷,而投資約新台幣9,410萬元,回收時間僅需2.8年。在工廠成立後,凸塊(Bumping)方面坪效上升73%、覆晶封裝技術效率提高15%、打線接合(Wired Bond)產能提升25%、測試週期縮短33%。
吳田玉表示,日月光關燈工廠軟硬體堅持自製,在物聯網時代,企業設備一定要是專用,才能嚴防資安危機;同時,也要加強培訓,讓年輕人加入智慧製造的行列,藉由技術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自動化科技整合,達到數位轉型,建構高產值、高效率、高品質的關燈空廠。自2011年至今,日月光已有9座關燈工廠,目前第10、11座關燈工廠正在興建,明年底預計將增至15座。
至於政治人物最關心的人力需求,吳田玉表示,關燈工廠既節省了86%人力,也使工廠人事結構也跟著調整,工程師從初期的4人增加成現在400人規模,並於今年1月首次超越作業員人數。不過,智慧製造與機器取代人力並非等號,日月光在台灣現有6.2萬名員工,隨著智慧工廠陸續建置,還會雇用更多人力,將朝「員工人數最多的企業」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