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球暴增,已陸續擴及日、韓、歐、美等先進工業大國,造成當地口罩及醫療設備嚴重不足,除了既有工廠都已加緊腳步擴增產能;就連其他製造業、精品業者,也像疫情初期最嚴重時的台灣、中國大陸一樣,紛紛投入國家隊,重啟製造能力。但因為適逢大陸解封復工,開始24hrs不間斷生產抗疫物資之後,短期內也可能引起價格崩盤。
|
法國Clarins集團已宣布旗下3處工廠,將大規模投入生產乾洗手以捐贈醫療單位 |
據統計至今世界各國因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業已突破1萬5,000人,導致醫護人員也為了尋求口罩、呼吸器而頭痛不已,而須透過包機或軍機來運送呼吸器。依美國重症醫學會(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估計,目前美國共有約96萬名病人需要呼吸器協助,當地卻只有約20萬個呼吸器,且將快速耗盡;而死亡人數最多的義大利也因為呼吸器短缺,迫使醫生必須分流病人。
在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正式宣佈啟動《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允許不同產業開始製造必要醫療設備之前,由於美國汽車製造業已同意至今年3月底暫時關廠防疫,包含福特汽車(Ford)、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特斯拉(Tesla)等汽車大廠都已獲得「許可」,讓旗下工廠比照二戰期間狀態,大量製造呼吸器、照護系統和金屬設備,以協助解決第一線醫護人員與醫療院所的物資短缺。
通用汽車也決定將出借該公司工廠、物流、採購和製造專業知識,來支援醫療設備公司Ventec Life Systems合作生產呼吸器,供無法自行呼吸的患者使用,能夠更快將更大量呼吸器送往更多醫院。各國政府希望大規模製造業者可以利用低成本的供應鏈與數位設計專門技能,像是透過3D列印、改造一些工廠,來彌補重要醫療硬體的預期缺口。
位在德國的福斯汽車則已組成工作小組,旗下斯柯達汽車(Skoda)也參與該計畫,正在測試材料並檢視供應鏈,研究如何使用3D列印技術協助生產醫用呼吸器和其他救命設備,並已成功印出原型零組件。
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NV)執行長Mike Manley指出,該集團即將推動在大陸一處既有汽車製造廠轉型,以達到每月生產100萬個口罩捐給美國第一線衛生工作人員,將是支援防疫的最快方法。另在義大利的Fiat、Ferrari NV等公司的員工,則正與當地呼吸器公司Siare Engineering合作,以加倍生產量能。未來也計畫提供生產專業知識和工廠空間來製造醫療用品,仍有待時間來克服製造標準、供應鏈、技術等差異性。
但部分汽車製造商也提出警告,要將精密醫療設備組裝到符合醫院加護病房使用的標準,目前依然是一項挑戰。如英國政府也召集豪華車製造商勞斯萊斯(Rolls Royce)與家電廠商Dyson等業者,希望他們協助生產呼吸器等醫療設備。已召集了各工業領袖之後,成功組成了「呼吸器國家隊」,但最後扛下任務的卻非當初所諮詢的各大車廠,而是英國航太國防工業的「聯合兵團」。
目前確認的主力研發成員,是以官方支持的新創工業育成機構「HVM Catapult」負責統籌協調,並由生產飛機供氧設備的英國航太供應商Meggitt集團領銜,以頂級跑車McLaren聞名者協助工業設計,協同GKN、空中巴士Thales等大型國防往來廠商,以及英格蘭東北的Nissan車廠提供後續「量產基地」。但最終只能確保在3月底提出原型設計,卻無法保證實現英國政府原本「2周內生產3萬台」的口號。
此外,從之前捐款到全力配合政府暫停營業、製造乾洗手等措施協助抗疫,歐洲許多精品集團在這一波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下,也肩負起了相當程度的社會責任。包含近期法國克蘭詩集團已宣布旗下3處工廠,將大規模投入生產乾洗手以捐贈醫療單位;H&M集團也快速安排投入生產個人防護設備,再運用其供應鏈強大的採購業務和物流能力,以加快交付個人防護裝備速度;GUCCI、BALENCIAGA、YSL、PRADA則紛紛投入生產防護衣與口罩,每日交付以分配醫療及醫護人員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誼安醫療公司(Beijing Aeonmed Co.)自從率先滿足大陸當地呼叫器需求之外,該公司就開始接受國外買家下單,生產線以三班制輪班,甚至安排研發人員上線生產。該公司主管表示:「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不想要跟中國買呼吸器。我們還有上萬個訂單在等候。現在關鍵是,我們的生產速度有多快」。
該公司也非大陸唯一與時間競賽製造呼吸器的公司,包含連接醫療設備供應商和買家的貝登醫療平台(Vedeng)也指出,現今大陸所有呼吸器工廠都已因外銷市場達到最大產能,截至5月前每天都將開出最大產能,且仍然接受60~70個新訂單,每筆訂單都有數百或數千台呼吸器,多數買家是政府。」
依中新社引用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大陸經營含「口罩、呼吸防護」的企業數共有52,411家,其中自2月以來新增超過6千家,比起去年同期增速高達16倍以上;又有1,7013家的經營範圍含「進出口」,不但解決了當地自己的「口罩荒」,在產量大增,日產超過1億的情況下,還可以「罩」顧全世界。
然而,隨著大陸工廠逐步復工,擴產口罩等醫護產品之際,許多業者在疫情爆發時,投入生產口罩賺取暴利。從2月開始,至少有上百萬「投機客」成為「口罩大軍」,但到了三月開始投入生產的公司,經過大力炒作人工、材料、機器設備價格上漲10倍以上,口罩價格卻只漲了3倍左右,倘若產能過剩卻不及時出口,短期內業者可能面臨利潤崩盤,賣一片虧一片,而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