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微電創造開放生態系太陽能模式 連結數位金融創新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20年05月19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4459】

台灣前三大太陽能營運商微電集團今(19)日發表太陽能產業的全新營運模式,整合了「電流、金流、資訊流」三位一體的完整服務,提供開放生態系的太陽能經營模式,著力於提供透明資訊,連結數位金融創新,最終擴大社會參與的目標。

微電集團董事長王愍迪與索拉能源執行長陳耀鑫分享太陽能產業的全新運行模式,整合了「電流、金流、資訊流」三位一體的完整服務。(source:微電集團)
微電集團董事長王愍迪與索拉能源執行長陳耀鑫分享太陽能產業的全新運行模式,整合了「電流、金流、資訊流」三位一體的完整服務。(source:微電集團)

微電能源自行持有旗下所有案場,並以政府亞洲矽谷計畫輔導開發的軟硬體技術、監控電廠電力數據,同時透過分析發電與氣候變化,掌握目前及未來可能的資產收益;最終透過資訊技術,讓數據成為連結不同產業溝通的基礎,將太陽能產業成為開放各方永續參與的核心。

伴隨著台灣政府大力扶植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太陽能發電勢必為未來電力主角之一,台灣太陽能電力在過去十年為成長最快速的再生能源。在未來,太陽能發電仍有相當大的潛力,政府目標設定到2025年,將建置20GW的太陽能電廠,約為目前規模的四倍。

然而,太陽能產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難免弊病叢生,諸如未落實建廠、未妥善維運,或與地方爭利等情形,令外界產生疑慮;過往透過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長期參與太陽能產業的微電集團董事長王愍迪特別提出了「太陽能開放生態系」的理念,藉由集團旗下的索拉能源自行研發的資產數據管理平台,讓參與者能以圖像化介面即時查看瞭解案場的建置與營運狀況,讓資訊公開透明。

在電廠維運方面,微電能源導入工業物聯網(IIoT),讓管理團隊能夠藉由案場的運作與發電數據,達到設備運作預測以及遠端監控管理能力,在確保發電收益的同時,也更能比對案場的營運效能,有效降低營運風險,進而實踐永續經營與管理。

微電集團不僅直接持有電廠,更進一步以金融創新模式,未來將與金融機構攜手合作,以基金的營運方式,創造太陽能電站的次級市場,達到彈性的金流管理。最後,微電能源與索拉能源將所有技術整合,對各方參與者開放合作,串接教育、公益、文化、消費、金融等事業與志業,把太陽能的影響力深入社會的每個層面,希冀讓每一個人都可參與其中; 每一個太陽能電站,都可從永續能源成為提供永續資源的綠色引擎。

除了由集團建置太陽能硬體及金融資產管理平台之外,微電集團對外也透過與國發基金、福華集團、聯邦創投、富邦銀行、新光銀行、國泰世華、歐力士租賃等優秀的聯盟合作者,串連租賃、融資、保險、私募基金及股務信託與各式服務,建構完整的太陽能生態系。王愍迪董事長表示,「微電集團長期持有電廠,跟所有股東和夥伴站在同一陣線。我們不僅用『電流、資訊流、金流』創新太陽能的經營管理模式,更希望透過「太陽能開放生態系」的核心理念,邀請更多夥伴共同創造可以提供更多人參與的太陽能產業,一起努力達到台灣2025年綠能發展目標,同時也善盡微電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守護台灣的環境。」

微電集團自2015年成立以來,曾獲得政府國發天使基金、工業局智慧城鄉專案及福華集團、聯邦創投等,來自政府單位與企業的資金挹注,持續建置新電廠並同時接管既有電廠,目前即將達成建置70個屋頂型電廠、3個地面型電廠的目標,達到220MW容量,並管理總計超過100億新台幣規模的資金標的,成為台灣前三大太陽能營運管理企業。透過持續擴大其規模,微電集團預計將在2021年達成建置100個屋頂型電廠、5個地面型電廠,400MW容量及200億台幣規模資金的目標。

關鍵字: 太陽能  微電能源 
相關新聞
力攻美國電池市場 Solidion攜手台灣基佳太陽能材料
友達力推光電建築一體化 與生態圈共創淨零建築
微電能源與越南西貢電信簽立太陽能開發合作備忘錄
新望PrimeVOLT參與友達能源合作 推進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
Fluence:太陽能結合電池儲能 加速綠能普及腳步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 「冷融合」技術:無污染核能的新希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6.88.1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