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制造业者将产品安全认证置于设计、研发阶段之后,造成产品到了最后认证阶段发生问题需回头修改,反而失去了抢先上市的先机。 根据研调机构Gartner预估,3D打印机的出货量从2015年到2018年间,每年至少都会成长2倍,商机惊人。 新的趋势带来新的技术,也相对带来应用安全的挑战。 台湾德国莱因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外围设备经理张家祥建议,设计3D打印产品时,不应只考虑性能,安全其实更重要。
|
3D 打印中含电子产品、工业用机械两大领域,适用于不同安规标准。 |
3D打印中含电子产品、工业用机械两大领域,适用于不同安规标准。 电子产品属桌上型单体机器,用户只须简单安装便可立即使用,适合少量生产,如影印店、玩偶专卖店或家庭、办公室、实验室使用;工业用机械类属大型制造机台,须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及编写控制程序,适合大量制造的生产线。
所谓的安全要求,即是指产品在使用时,不得危害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非只注重性能。 以电子产品类的3D打印安规来说, 适用于国际信息安全标准IEC 60950-1,防止用户及维修人员遭遇以下7大危险的伤害,包括:电殛、能量、火灾、热、机械、辐射、化学,并提供可能造成的危险因素与防止方法,例如:如产品的特殊设计致使3D打印印表头加热后温度过高,是否有小心烫伤提醒? 在用户接触的地方,是否会产生电殛或是碰触到危险? 零件是否会因高温过热产生危险? 机械设备本身的结构稳定度设计如何? 设备本体曝露的辐射能量(如:音频/红外线/电射/光能量等)是否会对人造成伤害? 正常或异常操作过程中有无有毒化学物质释出? 以上都是3D 打印设备需考虑到的安全设计面向。
由于原料是3D打印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塑料、金属、陶瓷是三大主流,未来可望有更多元的材料应用才能打印出最佳产品。 为因应不同成型技术,厂商宜将安规提早纳入产品设计考虑。 部份3D打印会用胶黏着接口,有些材质的原材料则是粉末型态,设计时应避免让粉末、胶碰触绝缘隔离处。 法规对于产品没有屏蔽来隔离粉末及液态胶污染的设计会有较严格的绝缘距离要求。
产品的设计除了上述的安规要求之外,还需要考虑产品设计是否能符合销售市场的其他层面要求,如电磁兼容、有毒物质要求、能耗要求、回收指令要求等。
以往3D 打印设备通常在制造商环境中由专业人员操作,但现在已普及至住家与办公室,让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也曝露在风险之中。 台湾德国莱因提供3D打印设备的测试与认证服务 -- 除了
前述强制性要求外,也能就客户要求的适用性(Fitness For Use;FFU)进行其耐久性、功能性、操作性/结构检查、评估使用手册等4大项目评估,协助厂商在产品上市前找出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尽早抢攻3D打印市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