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社報導,工研院日前舉行「創新前瞻科技饗宴」成果發表會,將院方投入創新前瞻研究3年多來累積的創新能量和國內各界分享,以逐步帶動國內從事創新前瞻研究的風氣與觀念。此次成果發表及展覽共分為光電與半導體、寬頻行動通訊與人機互動、創新基因診療、創新設備與量測、奈米碳材、粉體與微型燃料電池及微冷卻等6大主題。
該報導製出,會中幾項比較具象徵性的成果包括:超高密度基因晶片代表台灣邁向量產全人類基因晶片,達成國際高階基因晶片市場的地位;無光罩噴印製作的印刷電路技術和可撓曲性顯示器電晶體技術的出現,代表微電子產業軟性技術概念的興起,將使未來電子產業進入新紀元;而奈米碳球具特殊的光、電、磁性質,應用涵括光電、奈米、生醫領域,則極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材料之 一。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工研院近 3年來大力營造創新氣氛與環境,終於能有所成果與國人分享,未來將持續由未來人類社會需求出發,讓創意與工研院現有的能量結合,使創意得以商業化,並經由與產業界的密切互動來推動實現,同時結合甫於今年3月正式成立的創意中心,推動示範計畫與新世代創意聯盟,以提升產業的價值與創新競爭力。
工研院副院長徐爵民則表示,工研院的創新前瞻研究計畫在經濟部的支持下,推動國際領導型技術,邀請國際知名學者籌組團隊主持創新前瞻研究計畫,並將於未來3年邀請200位訪問教授,培養工研院尖端人才;除了與國內大學及研究機構合設聯合研發中心外,也與柏克萊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俄羅斯國家研究院等國際學府進行合作研究與長期策略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