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2024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競賽 臺南場冠軍出爐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2524】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大小地震不斷,如何防天災保家園成為重要議題,國研院國震中心不僅協助學研界研發各式防減震科技,為推動學子投入地震工程相關研究,以及防災教育扎根,提升新生代的災防意識與專業能力。此次舉辦「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臺南場」,今(24)日競賽的大專生組由國立臺灣大學奪冠,高中職組由雲林縣私立揚子高中獲首獎,各獲得獎金2萬元。

「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臺南場」今日在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舉行,由臺灣大學獲得大專組冠軍,附圖為大專組首獎模型。
「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臺南場」今日在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舉行,由臺灣大學獲得大專組冠軍,附圖為大專組首獎模型。

抗震盃競賽自2001年起舉辦迄今,持續推動地震工程防災教育前進。2024年響應921地震25周年,首次於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辦理,5月份辦理高中職、大專組國內賽,共計49支隊伍近250人參賽。參賽隊伍必須在5個半小時內,依大會主題「單一集中載重的塔型結構物」,設計出耐震的結構物並決定模型載重,再利用木條、熱熔膠、細棉繩等有限的材料來完成模型製作,通過裁判審查後,參加振動台測試競賽。模型上必須加載至少12個0.6公斤的質量塊,經由振動台模擬地震搖動狀態,測試其設計是否足以抵抗地震的侵襲。

挑戰塔型結構 性價比決定獎落誰家

本次挑戰主題為「單一集中載重的塔型結構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包含橋墩、水塔、高速公路旁的T 形廣告牌、電信鐵塔、觀景台高塔、煙囪或景觀旋轉餐廳等。競賽評比依據為模型的性價比,亦即模型的性能(承受的最大震度)與建造成本(模型材料的重量)的CP值高低來決定成績。通過最大地震動加速度400 gal測試的隊伍可獲頒耐震獎,通過600 gal測試的模型將列入排名。

競賽時依序進行各種不同震度的地震測試,直到競賽規定的最大地震強度,或是所有模型都崩塌為止,用這些數值來計算每一個模型的性價比。大專組的挑戰難度較高,增加不規則載重配置規定,模擬真實生活常見的不規則結構,使結構模型除了承受地震搖動之考驗,更需面臨扭轉搖擺問題,對於結構模型的設計細節更具挑戰。

比賽結果為大專組第一至三名分別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獲得。高中職組依序為雲林縣私立揚子高中、高雄市立前鎮高中、國立虎尾高中獲得第一至三名。

高中組第一名由雲林縣私立揚子高中獲得。該組利用最精簡的材料製作模型,並選擇安裝規則載重上限的24個質量塊以提高效率比。為通過比賽測試,該組將上方乘載質量塊的載重平台製作得十分結實,且四個角落的主要支撐柱使用多根木條拼成L型以提高支撐力,另外採用橡皮筋綑綁木條作為搭接的斜撐,如此除了利用木條提供支撐外,並透過橡皮筋綑綁作搭接來消能。結果通過規則最高的800 gal測試,獲得高中組首獎。

大專組第一名由臺灣大學獲得,該組同樣採取使用最少材料並乘載規則載重上限24個質量塊的策略。大專組規則要求1/2以上的質量塊需安裝在基地底板的東南區,且東南區不能落柱,臺灣大學將質量塊配重平均分配在西北和東南區,透過平均分配載重減緩扭轉的力量。該組通過700gal的測試,但以優異效率比取得首獎。

2024年4月3日花蓮大地震為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從而顯現地震防災的重要性。國研院國震中心期許能藉由舉辦「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加強地震工程的防災教育,推動青年學子對地震工程的技術發展產生興趣,為防災減害研究增進效益。

關鍵字: 地震工程模型  抗震盃  國研院 
相關新聞
科研新創力轉化硬實力 協助開創農漁科技新局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出爐 清大及嘉義高工奪冠
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結果出爐 台大奪冠
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履新 整合資源建構國際級科技策略智庫
打造耐震永續家園 國研院國震中心主任履新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 積層製造鏈結生成式AI
»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概況分析
»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助力 智慧行動輔具開創新局
»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9.242.22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