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工研院40周年院庆 马总统肯定工研院产业贡献
科技之窗 生态树吸睛揭幕

【CTIMES/SmartAuto 报导】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2704】

工研院今(7/5)欢度40周年院庆,马总统亲临祝贺并肯定工研院40年来对国家与产业的贡献,同时也亲自颁授第二届工研院院士奖章给广达计算机公司创办人暨董事长林百里、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欣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暨董事长卢志远、荣刚集团总裁/荣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兴时、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副总经理林本坚,并有多位产业界董事长及CEO同贺,并期许工研院坚持理想持续不断为台湾产业努力。

马总统于典礼时表示,40年来工研院投入产业科技研发与孕育科技人才,带动我国产业及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加强前瞻科技研发、开发关键技术及推动成果产业化方面,工研院已跻身世界级的研发机构。马总统更赞许工研院的多项科技研发,如Bio MF水处理技术、西螺果菜市场的电动车与美国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所票选出7个改变未来世界材料之一的「木质素环氧树脂」,是能真正帮人民解决问题的创新应用。未来,政府也仍会持续给予工研院稳定成长的研发资源,他并期许工研院能像「隐形冠军」一样,持续研发工业基础技术,只要能掌握工业基础技术,就能掌握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工研院前董事长暨孙运璇基金会执行长史钦泰也呼应马总统表示,工研院成立初衷就是要将台湾带入科技产业,摆脱劳力密集。当年孙运璇院长在立法院第50会期时指出「让工研院成立不受用人待遇、采购等之繁复手续及种种限制,以利其业务推动,对于委托研究也有充分之自由」。犹记草创期,工研院默默无名又无影响力,但经40年努力,连美国总统欧巴马也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以工研院为落实产业化的榜样。希望政府能够回归当初设立的初衷,给予工研院更多弹性、研发及自由运作发展,进行创新研发。

工研院董事长蔡清彦也指出,三十多年前,工研院引进RCA半导体技术,成功带动一波旺盛创业风潮,造就许多世界级高科技制造公司。如今台湾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应再度启动高科技的创业风潮,带动产业由技术密集转型为创新密集,才能为台湾产业开创新局。近年来工研院也积极将创业精神落实到院内,鼓励同仁勇于创业,并成立商业化咨询委员会,邀请硅谷创投专家提供创业选题、商业模式、营销策略建议,加速技术与国际市场趋势接轨,以带动新一波创业风潮。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蔡清彦认为创新能力是未来产业竞争决胜点,未来工研院仍将扮演积极关键的角色,带动国内产业发展,为下一代年轻人铺路,育成更多的新创产业,以新血鼓舞台湾的经济成长蜕变。

今日工研院「科技之窗」展示馆也同步开幕启用,科技之窗是以华人文化的天圆地方精神融合工研院核心价值创新、诚信、分享,以天圆为梦想创新、地方为产业基石融入于整个展馆。全馆以环保节能为设计理念,其中馆中9公尺高的「生态树」是以植物生态形式,整合工研院六大技术与大自然中最珍贵的三大要素:阳光、空气、水运行,首先在最顶端的树冠是使用扩散光板,可将阳光均匀照亮整个展示馆,且搭配透明太阳能发电窗驱动生态树内的风扇,以提升空气循环效率降低空调使用。同时在树冠上涂布光触媒,一方面净化空气;另一方面减少有机物质及消除甲醛等有害物质。在树干上的光源,则采用拟太阳光LED搭配扩散光板,营造出不同情境之光源,并减少77%的电力。在根部水池内的回收水资源,可透过Bio MF水处理技术净化为洁净之水,另外,漂浮于水面上的净漂漂技术,则运用太阳能发电,每天只需运作半小时即可排出臭氧,减少青苔产生并杀菌除臭,延续水中生态及环境。

同时,工研院今日也有社会公益捐赠仪式,由徐院长分别将科技研发成果「重病症病患之洗涤病床」及「数字手持式眼底摄影机」捐赠给华山基金会及爱盲基金会,让更多长辈、偏乡及弱势团体也可获得均等的医疗质量,将工研院的科技之爱化为实质的社会大爱。

關鍵字: 生态树  工研院 
相关产品
工研院新创公司创净 抢进东南亚消毒市场
工研院协助创新医材试制开发提升关键技术能量
工研院无线群播串流技术 摆脱网络塞车窘境
工研院「眺望2014年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
工研院举办ITRI FORUM探索商机
  相关新闻
» AI擂台的血腥争夺 英特尔如何在刀光剑影中扭转颓势?
» 安立知:NTN设备开发将面临延迟和频移等挑战
» 扇出型面板级封装驱动AI革新 市场规模预估突破29亿美元
» 为生医新创提升商用价值 国家新创奖助攻募资逾50亿元
» 医疗IT专家预测:2025年AI与自动化将重塑医疗保健
  相关文章
» 汽车微控制器技术为下一代车辆带来全新突破
» 以马达控制器ROS1驱动程式实现机器人作业系统
» 推动未来车用技术发展
» 节流:电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开源:再生能源与永续经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CRBET0COSTACUK4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