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英飛朗推出面向太比特時代的智慧傳輸網路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7479】

英飛朗(Infinera)推出英飛朗智慧傳輸網路(Intelligent Transport Network(TM))。在運營商進入太比特時代,智慧傳輸網路有助於運營商挖掘日益增長的雲服務和資料中心連接需求。太比特時代的願景是全球社區高度互聯,通過容量無限的智慧頻寬以光速分享體驗和開展業務。智慧傳輸網路有助於運營商以時間為武器,通過規模化、多層融合和自動化降低運營成本,同時通過可靠的差異化服務增加收入。

2005年,英飛朗推出了數位光網路,這是一種基於其具有突破意義的100 Gb/s光子積體電路(PIC)的架構。通過把光子積體電路整合到DTN平臺上,英飛朗成了首家在同一主機殼中融合光傳輸網路(OTN)交換和波分複用(WDM)技術的公司。在DTN最初部署的18個月裡,英飛朗引領了競爭激烈的北美遠程光傳輸市場的發展。智慧傳輸網路以數位光網路為基礎構建,在服務提供者和互聯網內容提供者為太比特時代做準備之時,拓展了最初的願景。

智慧傳輸網路具有以下特色,能讓運營商基於高效、大容量的傳輸,創造豐富的終端使用者體驗:

可擴展性:資料中心的普及、大資料的興起以及不斷擴大的視頻消費,正從根本上改變運營商網路的流量特性。今天,智慧傳輸網路提供了500 Gb/s FlexCoherent(TM)超級通道,而且是為支援未來升級到太比特超級通道和太比特乙太網設計的。

融合:隨著主機殼、網路層以及光纖互連的普及,網路變得越來越複雜。網路的複雜性增加了規劃和部署網路服務所需要的時間,也增加了維護、運營、供電、空間和冷卻的成本。通過融合分組、光傳輸網路和可重構光分插複用器(ROADM)交換功能,智慧傳輸網路不僅在不損害網路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整體網路支出,而且還降低了網路的複雜性。

自動化:網路運營商在滿足客戶的即時頻寬需求和提供更好的網路可見性上面臨日益加劇的競爭。智慧傳輸網路以智慧軟體控制為特色,有助於簡化多層配置,未來還將支援傳輸軟體定義網路(SDN)。通過英飛朗即時頻寬(Infinera Instant Bandwidth(TM))等功能,自動化允許終端使用者控制自己的網路服務,並使服務營收與傳輸網路的發展保持一致。

英飛朗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策略官Dave Welch表示:"我們認為,英飛朗交付了全球最具創新的網路解決方案,通過支援容量無限的智慧頻寬,?明我們的客戶在市場上取勝。智慧傳輸網路把數位光網路發展到了新的水準,具備了自動化控制、融合多層交換以及可擴展的超級通道傳輸。與其他競爭網路不同,我們沒有改造過去的10G和40G平臺。我們為太比特時代重新設計了智慧傳輸網路。"

TeliaSonera International Carrier總裁Erik Hallberg表示:"我們的斯德哥爾摩至漢堡線路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網路,也是我們向北歐地區的終端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最繁忙的網路之一。我們在北美部署英飛朗智慧傳輸網路的經驗為我們提供了競爭優勢,能讓我們利用時間這一武器,比競爭對手更快地交付千兆乙太網和萬兆乙太網服務。我們期待著與英飛朗一道,把我們的智慧傳輸網路延伸至歐洲。"

Infonetics Research光網路首席分析師Andrew Schmitt表示:"Infonetics對服務提供者開展的調查發現,到2016年,幾乎90%的服務提供者都計畫部署融合光傳輸網路交換和波分複用傳輸技術的平臺。英飛朗的智慧傳輸網路之路與全球最大運營商的追求不謀而合。"

關鍵字: 智慧傳輸網路  英飛朗 
  相關新聞
» 全球智慧手機用戶數持續增長 2028年蘋果將超越三星
» 荷蘭半導體再添助力 ChipNL獲1200萬歐元資金挹注
» Honda發表全新e:HEV油電混合動力系統:S+ Shift技術
» 半導體生產技術加速演進 高純度氣體供應為成功基礎
» 創新在宅醫療 南臺科大智慧健康醫療科技研究中心展示成果
  相關文章
»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 「冷融合」技術:無污染核能的新希望?
» 強化定位服務 全新藍牙6.0技術探勘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2.109.25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