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無線通訊應用上,大多數的無線電收發機是採用傳統的「外差式」(Heterodyne;異頻混波)架構。這類型的收發機擁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必須使用到價格貴且無法整合進入積體電路晶片中的射頻與中頻濾波器,造成其複雜度與生產成本較高的缺點。近年來許多其他的接收機架構,例如直接轉換 (Direct Conversion)、寬中頻(Wideband IF)以及低中頻(Low IF)等接收機架構,已紛紛被應用於新一代的無線通訊晶片設計。為了瞭解這些新採用之接收機的優缺點,我們將針對這些古往今來的無線電收發機的接收機部分,循序地討論其操作原理與設計上的一些考量。
外差式接收機
將現在市面上所販售的無線通訊產品拆開來看,裡頭的收發機大部分都是傳統外差式架構的變形。如(圖一)所示,在一個外差式接收機裡,天線收下來的信號會先進入射頻前端濾波器(又可稱它是前置選擇性濾波器),此濾波器會將所欲使用頻帶外的干擾信號(Out-of-band Signal)加以濾除;若是鏡頻(Image Frequency)和所欲使用的射頻頻率相距夠遠,也能夠同時對鏡頻信號作部分地抑制。經過濾波的信號隨之進入了低雜訊放大器(LNA)而被加以放大。跟隨在低雜訊放大器之後的則是鏡頻濾波器,目的是為了將出現在信號頻帶附近的鏡頻干擾衰減至很低,只讓真正想要的信號通過鏡頻濾波器並進入到混波器(Mixer)。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則/每30天 |
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