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資訊大廠積極拓展開放軟體商業價值
 

【作者: 巫姿惠】   2003年09月25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4272】

近來資訊大廠對於開放軟體(尤其是對Linux的支援)有愈來愈深化的趨勢,這些廠商當中,又以軟硬體兼具的系統大廠動作更大,他們的著眼點無非在於利用Linux近乎免費的成本,以擴大自己的商業利基,如硬體銷售、整合服務等。但由於各家的背景、資源有所差異,其市場策略也各有不同,以下簡介昇陽(Sun)、IBM、HP等三家廠商的定位與作法。


開放軟體的商業鼻祖 - 昇陽

昇陽與開放軟體的淵源可說是相當深遠,該公司系統工程副總經理戴碧勳即指出,早在1982年開始,Sun就提出“Open Mind, Open System”的軟體發展精神,並以實際行動參與了不少開放軟體的開發,如Mozilla、Apache等等。1999年12月昇陽向德國的Star Division公司收購StarOffice(OpenOffice),繼續提供免費下載,成為目前少數能與微軟Office相抗衡一套軟體。此外,在更大型的軟體應用計畫上,昇陽也將其格網引擎(Grid Engine)的原始碼開放,讓更多社群朋友能參與開發並受惠。


戴碧勳表示,昇陽對軟體開放精神的支持始終如一,認為軟體是“公共社會財”,開發時應讓眾人參與,唯有用的時候才收錢,軟體公司則該以加值服務為出發點。在實際的作法上,過去昇陽並不是很捧Linux,認為它在關鍵性任務上的能力仍不及Unix系統,但在商業的考量上,昇陽去年初起推出自己設計的Linux系統,逐漸擴大支援Linux,並大力促銷初階市場的Linux PC。


全方位支援Linux - IBM

IBM是第一個將全公司發展重心投注Linux之上的資訊大廠,為了啟動Linux的市場機制,IBM成為少數願意花費鉅資的業者,據了解,該公司在這上面所投注的資金超過10億美元。IBM於2000年宣布其亞洲Linux計畫以來,成立了七座Linux研發中心,加速在亞洲發展建置Linux作業系統產品,之後IBM也陸續在世界其他國家成立Linux中心。


近日訪台的IBM系統事業群全球 Linux總監Mary Ann Fisher指出,高階企業伺服器平台仍以Unix為主,但在某些市場已有部份企業以Linux取代Unix。目前昇陽跟惠普只在英特爾伺服器上支援Linux系統,但IBM在七月初宣布加碼發展Linux / Power伺服器。IBM的目標是讓Power處理器成為最適合Linux、最實用的64位元平台,進而引起社群的注意,得到社群的幫助與支持。


硬體搭配銷售獲益菲淺 - HP

HP可說是因Linux而受益甚多的系統大廠,依IDC的報告顯示,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拿下了全球Linux伺服器市場的營收冠軍,搶佔了三成的市場。


為了鞏固市場地位,HP積極整合本身與外在的資源,例如在Linux平台上發展企業管理叢集技術,並延續今年三月宣佈支持Red Hat所有以商業領域為目標的產品;此外,今年六月底HP也與SuSE成為軟體合作夥伴,將SuSE公司的產品導入HP的ProLiant與Itanium伺服器系列。


HP企業系統事業群廖仁祥總經理即指出,對HP來說,“Linux是否會主宰這個市場?”並不是關心的重點,重點在於“Linux會在什麼地方成為主宰技術?”也就是說HP對Linux的發展十分肯定,並著眼於讓它能夠適才適用。廖仁祥表示,由Linux延伸的商業模式改變極多,而HP將會首重商業軟體在Linux上的加值、硬體的搭配行銷及整合性的支援服務。


相關文章
以開放原始碼塑造製造業的未來
Linux核心修補程式讓第五代樹莓派增速18%
您的開源軟體安全嗎?
企業創新契機 永續經營與數位轉型並行
永續是企業創新契機 與數位轉型並駕其驅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從創新到落地!精誠AGP攜手8家新創搶攻企業AI商機
» 精誠「Carbon EnVision雲端碳管理系統」獲台灣精品獎銀質獎 善盡企業永續責任 賺有意義的錢
» 善用「科技行善」力量 精誠集團旗下奇唯科技榮獲「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 工業AI與企業轉向RAG趨勢 將重塑2025年亞太暨日本地區IT業務環境
» IBM光學互連技術突破 資料中心能耗降低80%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6.178.22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