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剑扬:坚持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In-cell产业革命 一「触」即发

【作者: 丁于珊、歐敏銓】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7964】

如果你的不可取代性没被营造出来,就经常会有客户导入second source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没办法摆脱价格竞争的压力。


在全球的触控市场,台湾扮演了重要的制造角色。这个地位早在智慧手机的多点触控应用之前,就已经奠定,但随着iPhone推出而炒热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之后,不仅是引爆全球触控产业的市场起飞,宸鸿、胜华等触控面板业者更是有接单接到手软,造就了风光的台湾触控业一片繁荣。


然而,让触控业者一直感到芒背在刺的是,由面板业者主导、将触控技术整合到面板中的In-cell内嵌式触控技术,何时会真正量产?是否会一口气终结掉今日的触控面板、模组产业?这件事因Apple的iPhone 5推出而几乎到了翻牌见真章的阶段了。



图一 : 未来要找到没有触控功能的屏幕恐怕很困难,这不仅会改变工作及生活上的使用经验,同样也对产业供应链带来很大的改变。
图一 : 未来要找到没有触控功能的屏幕恐怕很困难,这不仅会改变工作及生活上的使用经验,同样也对产业供应链带来很大的改变。

在台湾,剑扬以一家Fabless的公司,独力且长期投入In-cell内嵌光学式触控技术的开发,与国内多家面板厂皆有合作经验。本期特别邀访剑扬副总经理廖胜泰(以下简称廖),与CTIMES总编辑欧敏铨(以下简称欧)共同探讨触控产业的发展大势。以下为对谈重点整理。


欧:在触控技术领域,你们已投入了十年以上的光景,对于触控市场来说,你们仍是很年轻的,但站在In-cell触控的研发来看,却是先趋了。在十年前,In-cell还是市场很陌生的名词时,你们是如何看到它的未来,且愿意始终如一的研发下去?


廖:这一路走来,让我们一直坚持在先端技术的研究冈位上,和公司在成立之初是由学术角色转移过来有很大关系。剑扬的创办人正是国内电机学系及半导体人才推手的黄惠良教授,他的个性中不但有着开路先锋的特质,对于将先端技术落实到产业现实当中,更是不遗余力,而在他背后推动着的,则是一份想帮助台湾电子​​业掌握关键技术的企图心。


再回来看看剑扬当初为何会投入In-cell,其实动机很简单,就是希望做出大尺寸、互动式的显示装置,让学校教学或企业简报的过程能够更为生动。当时觉得这样的技术很有趣,应该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就这样投了进来。其间适逢触控面板产业快速窜红兴起,但我们仍然是不改初衷,只想把In-cell触控的技术做到最好。



图二 : 如果你的不可取代性没被营造出来,就经常会有客户导入second source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没办法摆脱价格竞争的压力。
图二 : 如果你的不可取代性没被营造出来,就经常会有客户导入second source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没办法摆脱价格竞争的压力。

要开发In-cell这个触控技术,就得把各方面的知识都串连起来,这些东西确实很难,不过也因此形成了技术上的门槛。我们会面对这样的困难,我想同样的,其他的竞争对手也会有相同的问题。尤其对一些新加入的厂商来说,想到这些接踵而来的困难,也许会选择放弃,这也是我们所占有的一个先期投入的优势。


欧:台湾电子业给人的印象,说好听是很有弹性,但换个角度看,就是眼光较短,不太愿意从事长期的技术研发投资,您觉得这是台湾业者需转变的地方吗?


廖:也不尽然如此,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身为一家企业,自然也该好好发挥自己的强项。以剑扬来说,如果投入电容或电阻式触控的市场,显然地就得在制造、生产管理上去和别人竞争,但我们自问这并非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我们想做的,还是更先端的技术研发工作,这是大家被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的主因,也是我们的规模不大,但仍有机会站上一席之地的条件所在。


欧:既然选择In-cell触控技术,当然免不了要接触到面板这块领域。但在这方面,是许多触控厂商觉得他们跨不进去的瓶颈,你们是如何兼顾面板和触控的技术?


廖:In-cell这样的触控技术是把sensor层直接做到面板里,可想而知,对于面板这方面的domain knowledge要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此外,当sensor层做进面板后,还必须把讯号拉出来,在外面做一些处理,所以如果对于电路设计不了解,也做不下去。


这需要一点一滴去累积实力,完全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虽非面板厂,但以一家Fabless的技术厂商定位,反而能广开合作之门,与所有的面板厂商都成为合作伙伴。然而,要做一家Fabless的In-cell技术供应商,先决条件就是自己的技术不能去要求面板业者改变制程,而能够在既有的面板生产条件下达成触控功能的整合,这显然也是面板业者最乐于看到的解决方案。


In-cell为大势所趋

欧:在电子产业里,一直以Apple作为领导标竿,当iPhone 5用了In-cell技术后,看起来In-cell好像已经开始要成为产业主流,你觉得时间点到了吗?


廖:在未来的趋势中,消费者一定会希望产品越来越便宜,或是做的越来越轻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怎样的技术,只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它就必然会是未来的主流。我没办法替市场发言,但我想相信,苹果如果会朝In-cell这个方向走,那么就代表有这样的需求。


以我自己做In-cell技术而言,从产业需求面来看,我认为它绝对是未来的趋势,而现在,我觉得正是一个很适合In-cell发展的时间点。除了iPhone 5的加持外,微软Windows 8推出也会带来一些效益。可预期的是,触控应用将会从小尺寸、中尺寸逐渐延伸至大尺寸。


然而,有什么触控技术能够涵盖各个不同的尺寸,同时又能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且要做到轻薄短小、透光度、显示效果都很好,在这方面,我认为In-cell很有潜力。


欧: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看来,是不是还是在良率上有问题?


廖:要看你本身所开发的In-cell技术而定。到底它会让制程变得更复杂,或是可以相容于标准制程,这是关键所在。只要制程有所改变,那么就会牵涉到良率的改变,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慢慢去改善、调整参数。但据我所知,苹果In-cell技术的制程是蛮复杂的。


我们在In-cell的研发上,很强调的一点是,不管在哪家面板厂进行生产制造,都不用再多买额外的设备或另开全新的产线。我们在和面板厂上的合作关系,有点像IC design house和foundry厂之间的角色。 IC design house或者说剑扬,都有自己的设计,面板厂就如同foundry厂,则用它们所提供的标准制程来帮我们生产制造。如此一来,良率​​自然就不会是问题。


欧:我问过一个IC设计的专家,他提到In-cell技术里,光学式的一个问题是「耗电」,所以不适合应用在小尺寸的行动产品上,有这种说法吗?


廖:剑扬目前的主要发展在大尺寸上,大尺寸因为插电,所以在耗电上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不过到了小尺寸,我们的作法是想办法将耗电量再往下挤压,降得更低。但是要多低,我们的目标是和电容式触控技术一样。


营造企业不可取代性

欧:如果Incell真的起来了,触控模组及面板业者是不是要赶快准备后路了?


廖:In-cell的发展时间也不算短了,仅管其中遭遇到的技术问题很多,但终端业者对它的期待仍然很高,而触控产业对它的进展更是关怀备至,显然是都认同这项技术对产业供应链造成大风吹的潜力。


可以想像,当In-cell能顺利导入,广泛被各个面板厂所量产时,那么未来面板厂出货的面板中内建触控功能将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要找到一支没有蓝芽或照相功能的手机都很困难,未来要找到没有触控功能的萤幕恐怕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不仅会改变工作及生活上各方面的使用者经​​验,同样也对产业供应链带来很大的


欧:多数面板厂都在发展自己的In-cell技术,也就是说,你们的对手不是触控业者,而是资源雄厚的面板业者。你们有信心去打这一场仗吗?


廖:我们不可能去阻止别人发展自己的技术,但是就像我提到的,In-cell这一路的发展下来,大家已清楚要投入的研发资源是很庞大的。面板业者自然可以选择继续自己做下去,也能选择找一个技术伙伴,这是我们的定位所在。


说得更严肃些,相较于其他触控或面板业者,他们或许有更多资源、更多选择,一旦在技术开发上遇到了瓶颈,可以选择换个方向去做。但我们没有其他退路,只能专心地把In-cell这件事做好,遇到的困难,都得一一克服。


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公司的不可取代性没被营造出来的话,就经常会有客户导入second source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没办法摆脱价格竞争的压力。因此,虽然我们没有很多资源,但是我认为,一个技术如果能带来后面很大的获利,它的开发一定会很困难,如果能够心无旁鹜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建立自己的不可取代性,才是最后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章
探索下一代高效小型电源管理
以固态继电器简化高电压应用中的绝缘监控设计
开启边缘智能新时代 ST引领AI开发潮流
驱动无线聆听 蓝牙音讯开启更多应用可能性
传动元件消库存扩散布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帆宣与隹世达合组「达宣智慧」公司 启动智慧医疗引擎
» 镭洋叁与美国华盛顿卫星展 展示立方卫星成果和地面设备追星技术
» IDC:2023年亚太区PC市场衰退16.1%
» InnoVEX 2024创新竞赛奖值达10万美元 聚焦AI、生医、智慧移动
» Cadence收购BETA CAE 进军结构分析领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3J8PE89GSTACUK3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