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評Windows 7對觸控電腦的設計與發展效益
順水能否推舟?

【作者: 王靖淑】   2009年06月05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2844】

Windows 7祭出多點觸控的策略意涵

隨著寬頻網路的普及、數位影音分享的蓬勃發展以及網路Content資源愈趨齊全豐富,促使PC的功能定位愈趨繁複多元,成為承接網路後端資源和瀏覽影音媒體的中心媒介,因此讓PC人機互動介面有更多元的想像空間,譬如觸控、語音和手勢操控等。此外PC相關廠商積極拉大PC使用族群的年齡階層,進一步提供更親和友善的介面,在鍵盤滑鼠以外還有更多選擇,迎接PC更多元化的應用發展。


在微軟本身提出的5個PC世代革命中(如圖一),其認為一個更為自然的介面和顯示技術,也將在PC下一個世代革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微軟把支援「多點觸控」設計,作為新作業系統Windows 7(以下簡稱Win 7)的產品訴求之一,可謂為其提出的PC世代革命預做準備。


「觸控」在各式行動裝置或UMPC早見蹤跡,然「觸控」在行動裝置中,是以方便行動中操作為主要功能目的。直到Apple的iPhone,開發出多點且流暢的多點觸控界面,創造出更自然和符合消費者操控意圖的細膩表現,使人機互動研擬出更多樂趣,引起市場驚豔。因此隨著「觸控」成功聚焦市場關注,成為手機應用「亮點」之際,此時微軟將「多點觸控」作為新作業系統的產品訴求,在PC發展漸無新意時刻,頗具引介iPhone多點觸控熱潮,順勢聚攏市場關注之策略意涵。


然多點觸控在Apple iPhone推出後,雖得以在手機應用上大鳴大放,但在PC上的應用,能否同樣掀起熱潮?相關硬體技術支援是否到位?這些均有待觀察。因此本文擬針對目前觸控在PC的相關發展應用,和Win 7目前針對多點觸控所提出的相關對應設計和發展影響,作一剖析。


《圖一 微軟提出IT產業的五個世代革命示意圖,微軟CEO Steve Ballmer在2008年CeBIT開幕的Keynote Speech上所提出的PC世代革命發展。 》
《圖一 微軟提出IT產業的五個世代革命示意圖,微軟CEO Steve Ballmer在2008年CeBIT開幕的Keynote Speech上所提出的PC世代革命發展。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2009年3月

觸控在PC的發展應用

特殊商用需求能忍受觸控功能成本價差

電腦的觸控介面相對於鍵盤、滑鼠輸入,能提供更直覺互動的人機介面,對企業部份營業用電腦或公共場合所使用的電腦,容易針對搭配軟體設計,規劃成更簡單易操作讓使用者方便理解的畫面。因此至今最常見到的觸控螢幕電腦應用,不外乎是公共場合的導覽用電腦、銀行的ATM、以及其他如銀行或醫院等營業場所的行銷、說明或掛號用電腦。


然對照觸控在一般中大尺寸螢幕PC的應用,除了受制觸控元件的佈建成本會隨著尺寸的放大而昂貴外,亦會犧牲螢幕的可視畫質。此外隨之增加的觸控膜或感應元件等電路複雜度,亦不利於整體螢幕輕薄的設計;加上觸控對於多數定點和長時間使用的電腦作業模式,亦無顯著加值效益。因此過去相關發展主要侷限在工業電腦IPC或商用Tablet PC的電腦應用上,其中Tablet PC因應部份教學或商務簡報使用時,以平板作為圖文即時輸入,具有便捷效益,因此市場相對能接受增加觸控功能的對應成本。


大眾消費市場價格敏感度高,訴求簡便上網瀏覽的AIO觸控未必獲青睞

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和觸控面板價格逐步下探,加上螢幕本身的對比、背光技術等畫質不斷成長,輔以PC大廠的推波助瀾,使得觸控螢幕得以逐漸走入消費市場,成為部份PC市場差異化的設計依據。


譬如在NB的觸控應用發展上,廠商利用電磁搭配電容或電阻的方式,讓NB不再 侷限僅能以專用的電磁筆(電磁觸控僅能以電磁觸控筆)作輸入,不過也相對地犧牲NB畫質與輕薄尺寸,售價亦較一般主流消費機種有明顯差距。除了加值消費型NB的發展應用,PC品牌大廠另外在其他Form Factor上亦有所著墨,譬如HP在2007年推出的All-in-One PC(AIO),即將觸控功能融入19吋螢幕,成為消費市場中第一台大尺寸(大於15吋)觸控功能的PC產品,強調以螢幕觸控取代鍵盤輸入,可讓PC置放和操作 適合於家中每位成員去使用,亦更能融入各類使用情境。


系統廠商針對觸控應用訴求,除了賦予可任意調整高度傾斜之設計外,為使操作更便利,更內建結合針對觸控使用的相關軟體應用,拉大家庭中各年齡層對PC使用的框架限制。此外HP亦為AIO的觸控操作應用,提出相關可能的假設情境,不過由於售價不斐,雖具話題性但市場能見度仍有限。


Netbook逐漸引進觸控,加值產品訴求

隨著體積輕巧且可方便攜帶行動上網的Netbook,和訴求一體成型、且擁有大尺寸螢幕方便作為影音媒體觀賞的AIO產品,在Atom推出後,得以在效能和價格表現更具競爭力。加上產品本身的定位,譬如快速進入網頁瀏覽,或強調如同CE產品般的影音播放功能,剛好適合由「觸控」來進一步發展演繹,因此可看到部分廠商引進觸控功能,為該類產品加值設計,而部份觸控產品為了符合平價的標榜訴求,因此搭配方案也選擇技術門檻和成本相對較低的「電阻式觸控」為主。


由目前觸控電腦的價格分佈來觀察,可發現相對集中在高低兩階的價格帶上,其中售價在699美元以下的「平價」Netbook與Low Cost AIO是以搭配電阻式(Resistive)觸控為主,而高階且尺寸螢幕大於20吋的AIO,則選擇以光學式(Optical)觸控作為搭配方案。至於在主流Tablet PC部分,則以Pen Base的電磁式(Electromagnetic)觸控、再配合其他觸控技術作搭配。



《圖二 觸控電腦的價格和尺寸分佈表現示意圖,目前在ASus官方新聞已宣布有Eee PC T91和Eee Top PC20吋和22吋產品,然相關搭配觸控技術之選擇方案仍待上市。 》
《圖二 觸控電腦的價格和尺寸分佈表現示意圖,目前在ASus官方新聞已宣布有Eee PC T91和Eee Top PC20吋和22吋產品,然相關搭配觸控技術之選擇方案仍待上市。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整理,2009年3月

Apple對PC的多點觸控,另有演繹

PC品牌商除了設計直接對螢幕作按壓碰觸的感應方式外,Apple則是將多點觸控設計在Touch Pad上,並搭配彈跳視窗的介面表現方式,方便多點觸控的操作應用。這項多點觸控的設計,以減少指紋油墨的沾黏和手指直接觸擊螢幕作為主要訴求,儘管會對螢幕和軸承造成磨損,不過已為PC多點觸控提供另類的設計思維。


從上述檢視觸控在PC的發展可知,除了特定需求的市場支撐、或訴求簡易瀏覽上網的PC逐漸看到相關功能搭配外,一般主流PC可能受制畫質和輕薄尺寸設計需求,需額外針對觸控研發適切的介面設計,因此較難發展。甚至由Apple對PC多點觸控的演繹來看(觸控設計於Touchpad上,不在螢幕上),可發現部分消費者可能對使用觸控,會有油汙沾黏或磨損電腦螢幕的顧忌。因此現階段看到的PC螢幕式觸控設計,有其「不便宜、不實用、不敢用,和沒有好的應用程式支援」等初期問題,正阻礙觸控在PC領域的發展。因此電腦觸控在Win 7推波助瀾之下,有何改善發展?值得繼續觀察。


Windows 7推升多點觸控的發展進程

提供標準共通平台,降低業者各自研發導致相互牴觸的成本

新一代作業系統Win 7開始支援多點觸控的介面表現,提出一個標準共通的相容觸控平台,供廠商延展產品設計。相對於單點觸控大多僅能提供以手指取代滑鼠的功能,多點觸控則賦予消費者更多直覺趣味的操作方式,包含拖、拉、點、旋轉等動作。支援多點觸控相對於單點而言,在偵測頻率或資料量的演算負荷程度上均較為複雜許多。


對軟硬體廠商而言,Win 7的支援除了可相對分擔研發成本外,也可避免因品牌的不同,或手指操作方式的不同而遭受抵觸的風險。同時微軟在WinHEC 2008公開的技術文件中,便提出相關程式開發標準,方便業者引用設定。


《圖三 Windows 7 兩指觸控放大方塊示意圖 》
《圖三 Windows 7 兩指觸控放大方塊示意圖 》畫面提供:禾瑞亞(eGalax_eMPIA Technology)

微軟積極支援PC大尺寸多點觸控解決方案

儘管Win 7推出得以降低廠商研發和互斥成本,不過「多點觸控」仍屬Nice to have的配備規格,欲將「多點觸控」推進至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大眾市場,有賴兼具成本效益的硬體技術到位。況且過去多點觸控技術,主要集中發展在4吋以下的螢幕尺寸領域,若需適用於PC中大尺寸螢幕,普遍存在技術未臻成熟、成本昂貴或未能順暢支援多點觸控辨識等問題,甚或有單一供應來源之疑慮。


因此中大尺寸相對缺乏到位選擇方案,預計要等到Win 7支援後才得以有所突破,譬如適合大尺寸作多點觸控的光學式(Optical)方案中,除了有Infrared技術外,在2008台北WinHEC展會上,還見到以Camera module作為基礎的光學觸控技術。其主要透過兩端對角的鏡頭裝置,交叉捕捉影像定位,作為感測反應的依據。相較於電阻電容式觸控,其感應靈敏度仰賴元件在矩形排列的密集度而定。Camera module為基礎的光學式觸控方案,相對擁有不受尺寸限制的優勢,在大型尺寸AIO的應用中,便獲得HP的青睞。至於適合10吋~14吋的中型螢幕尺寸的觸控技術,則仍待產業投入研發與改善。


創造多點觸控可應用情境,加值軟性操作應用

在Win 7催化下,軟硬體搭配可望獲得更大的發展演繹空間,進一步擴大多點觸控在PC操作的應用情境,創造相關對應需求,才能有效帶動消費者使用多點觸控的誘因。除了一般熟知的照片翻閱、網頁瀏覽、地圖查詢和影音播放可適用觸控操控之外,微軟亦針對上網應用,發展符合觸控使用的相關設計,也顯見現階段PC各種應用模式,均擺脫不了網路應用,這也讓微軟對於網路應用的觸控設計態度越來越積極。


觸控對行動裝置和PC的加值效益有別

觸控對行動中使用的手持裝置應用,具有簡易瀏覽作業的便捷性,因此加值效益較為明顯,觸控應用也率先在行動裝置引領潮流。至於Win 7的上市,雖得以降低觸控研發和搭配成本,且對設計觸控應用的方便性有所著墨,不過使用PC仍以坐姿為主,「多點觸控」或許仍是輔助功能或特殊場合應用居多。PC目前仍難捨鍵盤滑鼠的操作介面,品牌廠商如何避免讓多點觸控功能過度抵換產品價格競爭表現,或如何搭配相關軟體服務應用,加值相關情境應用或操作樂趣,來突顯產品功能定位,便是在設計時值得注意的環節。


《圖四 Windows 7支援手指觸控力道不同顯示畫線粗細示意圖 》
《圖四 Windows 7支援手指觸控力道不同顯示畫線粗細示意圖 》畫面提供:禾瑞亞(eGalax_eMPIA Technology)

Win 7觸控功能可逐步帶動PC加值設計,市場能見度仍待觀察

PC作業系統仍是以微軟扮演獨大的主導態勢,Win 7強調力捧多點觸控功能,加上NB和Netbook持續展現向上成長拉力,促使相關零組件廠商積極投入觸控技術研發資源,朝PC全尺寸產品線發展。PC品牌廠商推出搭載Win 7的新品,訴諸多點觸控功能行銷方式,可望逐步推升PC採用觸控應用的廣度。


目前多點觸控在PC領域的發展,除了AIO已有對應搭配多點觸控方案、輔以產品一體成型的簡潔訴求,對觸控功能態度相對積極之外,其他主流PC應用則仍尚待評估。若從行動電腦領域觀察,搭配多點觸控應用可能受到下列因素限制:


  • ●(1)目前「輕、薄、平價化」,仍主導NB和Netbook發展趨勢,多點觸控除了會影響產品相關表現,亦會加快電池消耗;


  • ●(2)部分相對應尺寸(10吋~14吋)的多點觸控技術,尚處研發階段,規模量產效益短期內難以達到;


  • ●(3)Apple目前在多點觸控的專利申請佈局,除了以「手勢操控意圖之畫面顯示效果」作為侵權依據外,範圍亦逐步涵蓋至行動裝置領域應用。



而就商用電腦領域觀察,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多點觸控的硬體搭配價差,以及其所能帶來的成本效益問題,在大量購入的商用市場,將會更被放大檢視,市場恐還是集中在特殊需求應用為主,因此整體市場短期內可能難有放量表現。


觸控電腦吃「硬」也要配「軟」才能發展

若多點觸控面板應用漸趨主流,PC材料使用和後續維修成本勢必隨之拉高,譬如螢幕的支撐底座,勢必得拉大角度可調整範圍,而NB的螢幕轉動鉸鏈(Hinge)的支撐,或Panel邊緣設計因應力矩扭轉,也必須進行強化設計。而在軟體或作業系統應用部分,品牌在介面呈現,軟體搭配,甚或後端Content和社群的服務,都需要進一步配合手指的多點觸控應用,提供實用兼具效益的應用情境,才能引起終端消費者的注意力。Apple的iPod和iPhone即是箇中翹楚。因此觸控電腦的競爭表現將更仰賴後端軟體應用和服務內容的包裝,譬如Asus目前即針對觸控電腦內建幼教軟體與兒童繪本,使觸控電腦可作為幼童E化學習的工具媒介。


便捷PC簡易上網與多媒體播放可提升觸控電腦應用價值

網路影音串流服務越來越蓬勃發展,PC成為線上即時瀏覽或下載數位影音觀賞的重要媒介。PC不再只侷限於精密操作,PC也已成為個人必備工具,相對其他裝置,PC應更具機會成為個人媒體影音觀賞或電子文件閱讀的中心載具。因此引進一個更具直覺簡捷的輸入介面,其實有助於PC向外擴大應用發展。現在微軟持續向下修正對多點觸控Logo的認證要求,顯示微軟對PC外接大尺寸螢幕的應用亦有所期待。因此PC若要進一步結合觸控功能,在實際效益未明之前,或許可借助PC作為數位影音應用的主要源頭,輔以軟硬體設計重新加值行銷,或許是觸控電腦應用價值可提升之所在。


(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相關文章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趨勢
人工智慧產業化 AI PC與AI手機將成市場新寵
強化轉型核心動力 打造更強數位韌性
數位轉型下的工具機發展趨勢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川普2.0時代來臨 臺灣資通訊產業機會與挑戰並存
» 精誠「Carbon EnVision雲端碳管理系統」獲台灣精品獎銀質獎 善盡企業永續責任 賺有意義的錢
» 善用「科技行善」力量 精誠集團旗下奇唯科技榮獲「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 工業AI與企業轉向RAG趨勢 將重塑2025年亞太暨日本地區IT業務環境
» PTC 與微軟和Volkswagen集團合作開發生成式Codebeamer AI Copilot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193.23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