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Epson獨門技術 打下工業機器人市場
小型機器人立大功

【作者: 丁于珊】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9871】

智慧工廠的議題不斷發酵,

顛覆了過去製造業的製造模式,

面對新一波的工業革命,

Epson要以小博大,拓展市場版圖。


圖一
圖一

隨著機器人相關技術不斷進步,加上人力成本不斷增加,讓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加速增長。在今年的東京國際機器人展中,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最新的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Epson也展出多款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情境的機械手臂,期望在這一次的機器人風潮中擴大市場版圖。


而本刊記者也特別前往東京一覽機器人最新技術,並與Epson Industrial Solution事業部 企劃設計部部長宮澤 比呂之(以下簡稱宮澤)和Robotics Solution事業部 營業部部長平崎 道也(以下簡稱平崎)進行機器人的趨勢對談,以下為對話整理:


CTIMES:就目前的機器人或工廠自動化來看,您認為有什麼樣值得關注的新趨勢或技術嗎?


宮澤:首先,先就工廠自動化這方面來看,我想目前仍然以汽車製造為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大戶。在這個產業類別,主要採用的都是較為大型的機器人,雖然不敢完全肯定,但我認為這一類型機器人在汽車製造的應用可以說已經成熟。


不過隨著大型機器人發展逐漸成熟,下一個趨勢,將會開始走向中小型機器人,而這方面,我想會以IT產業以及電子產品例如PC、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等應用為主,這和汽車產業所應用的機器人是屬於很不一樣的類別,而這也正是Epson所專注的市場類別。當然,中小型機器人在汽車產業只占有一小部分市場,但對於IT產業,不少廠商已經開始大規模導入。


因此我認為,現階段的趨勢是中小型機器人已經開始受到市場更多的關注,並且有更多廠商願意導入工廠產線當中。


更進一步來看,有兩個趨勢促使中小型機器人的需求增加,其一是人力成本增加,如同大家所知,過去很多產線的組裝、檢驗、包裝出貨等程序都是由人類動手,但如今隨著中國或其他地區的人力成本不再像過去一般廉價,廠商不得不以其他方式例如採用機器人,來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工作效率。加上,機器人技術不斷的進步,能夠做到比過去更多的事情,讓機器人成為製造業的新寵。


其二,現今3C電子產品強調輕薄短小,元件也跟著越做越小且結構越來越複雜,要組裝這些微小的元件對於人類來說,更為困難。舉例來說,部分的電子產品需要使用非常小的螺絲,而人力要鎖緊這些螺絲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但機器人卻可以很精準的執行這些任務。有鑑於以上的兩個趨勢,帶動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成長。



圖二 : Epson Industrial Solution事業部 企劃設計部部長宮澤 比呂之(左)及Robotics Solution事業部 營業部部長平崎 道也(右)
圖二 : Epson Industrial Solution事業部 企劃設計部部長宮澤 比呂之(左)及Robotics Solution事業部 營業部部長平崎 道也(右)


CTIMES:您提到,中小型機器人是Epson的目標市場,但是在此市場上,競爭者眾多,Epson的優勢是什麼?


宮澤:確實,此應用類別的競爭者非常多,因此我們必須發展一些差異化的策略來維持競爭優勢。對此,Epson以力覺感應器應用(Force Sensor)和視覺辨識系統來應對,這兩項技術可以讓機器人達到更高的精準度,尤其對於一些需要高精準度的精密製程,這兩項技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Epson也計畫在2016發布更多支援力覺感應器應用的產品。


但是,力覺感應器或者視覺辨識系統的供應商不只有Epson一家,Epson也並非獨攬市場,為了增加競爭優勢,Epson還有一個關鍵是我們懂機器人,也了解力覺感應,因此可以很有效的整合兩種技術,並對其進行優化調整。


對於多數的競爭者而言,最常發生的情況是力覺感應器由感應器供應商製造,而機器人則由機器人廠商製造,當要整合兩者時,若有技術性的問題發生,通常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及人力來找出問題並調整。而這個問題對於Epson而言,因為掌握兩方面的技術,因此相對簡單許多。


除此之外,Seiko Epson 精工愛普生由鐘錶工藝的精密零組件起家,讓Epson在許多關鍵技術上領先業界,例如應用於手錶當中的石英,現在成為Epson在力覺感應器的核心技術,而石英微機電系統(QMEMS)應用在機器人則可以降低震動、增加精準度。


CTIMES:在機械和自動化這塊領域上,德國也有非常強的技術背景。對此,Epson有什麼樣的因應策略與其競爭?


宮澤:德國、瑞士、美國等歐美國家都是汽車的工業大國,所以我想他們的工業機器人會是以汽車應用為主的大型機器人,包含ABB、KUKA等歐美廠商都是以大型機器人起家。但Epson是由中小型機器人起家,我想這就是區別。


而如同我先前所提,目前的趨勢是往中小型機器人發展,這些歐美大廠現在也嘗試生產中小型機器人,但Epson原本就是從小型機器人做起,所以我們佔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


再者,Epson的目標不是只有生產機器人或者硬體本身,我們想要做的是整體解決方案,以整廠產線自動化、顧問式的服務為客戶打造量身的專業訓練課程及諮詢,還有售後服務來協助客戶建立智慧化的自動產線。不過,我想強調的是,雖然這聽起來有點類似系統整合業者,但事實上,這兩者是不同的,Epson的目標也不是要成為系統業者,而是提供機器人的關鍵技術,讓客戶可以更容易的將自動化導入生產中。


CTIMES:您認為日本與德國或是台灣、中國等國家在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發展的方向上是否有什麼不同?


宮澤:根據我的了解,中國和台灣的發展有很大的不同。眾所皆知,組裝產線通常集中在人力人本低廉的國家,從過去的日本轉移到韓國、台灣,然後是中國,但現在中國人力成本也不斷增加,因此又將轉移到越南、印尼等地區。


但是,事實情況是,儘管中國人力成本提高,卻沒有那麼多的工廠遷移到其他地區,因為中國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也許部分產業可以遷移到其他人力成本較為低廉的地區,但是在部分電子產品如智慧手機,若在中國以外的地區製造後,在銷售回中國將會被課重稅,提高產品售價。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即使中國人力成本增加,製造商仍然不得不在中國製造手機,這促使機器人的需求提高。


在日本方面,部分產業主要以高技術含量為主,對於人力需求也許沒有這麼迫切,且也已應用許多的機器人,沒有其他的理由讓廠商將工廠遷移到其他地方,例如汽車製造方面,仍然是以日本為主,不過在IT產業如PC、NB或智慧手機等大部分也都已經轉移到中國。


而台灣市場又是另一種情況。在台灣,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台灣的EMS廠商例如富士康、廣達等大部分將工廠設置於中國,但是他們會在台灣的總部進行機器人或自動化機器的研發及小規模製造,直到產品需要大規模出貨,就會轉移到中國製造。



圖三 :  具備壓力感測的機器人,可增加精準度。
圖三 : 具備壓力感測的機器人,可增加精準度。


CTIMES:Epson在日前推出了六軸機械手臂C8XL,不過在此市場中,其他的競爭對手似乎更佔有優勢,Epson為何會選在此時間點切入?對於6軸市場有什麼樣的發展策略?


平崎:我想,Epson並沒有想要獨占市場,因為有很多的競爭對手像是KUKA或ABB他們在大型機器人這個領域上已經有很深厚的技術背景,我們難以匹敵。但是在中小型機器人方面,我想我們可以做一些差異化競爭,像是力覺感應或視覺辨識,這些都可以應用在IT產業或甚至是汽車產業,因為現在的汽車產業某部分已經很接近電子產品。


舉例來說,後視鏡是汽車產業的一部份,但近來有一些廠商開始在後視鏡採用顯示器,並且與攝影機結合。這意味著,後視鏡不再只是傳統的後視鏡。另一個案例是儀錶板,儀表板過去都是採用機械結構,但現在已經可以看到開始轉向數位化的趨勢,這也代表了汽車產業不再只是傳統的機械製造,而是混和了IT產業。


對於這樣的發展趨勢,我想可以利用力覺感應器與視覺辨識系統來協助汽車產線,而Epson專精的就是小型的組裝以及精密製造技術,這也是我們的發展策略,但我們沒有計畫往大型機器人發展,因為我們深知,那並不是我們的市場。


總結來說,為了確保我們的市場競爭性,我們必須做出跟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而對於Epson,小型、高精準度和節能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關鍵優勢,這不只是應用在單一機器,而是Epson所有的產品當中。除此之外,我們也發展其他的感應技術,如前面所提的力覺感應與視覺辨識。最後,我們也盡量降低自動化的門檻,讓客戶或者系統整合業者可以非常簡單的將自動化機器人導入產線,這是我們的核心技術,也是我們的差異化策略。


相關文章
工業機器人作用推動廠區發展
工業機器人與人類的共存之道
從工廠自動化到生產管理的藍牙應用
感測器在自主機器人中的作用
化創意為劍 『Epson LW-600P』用巧思為商務加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TPCA Show即將開展規模空前 產業鏈聚焦AI與永續商機
» 工研院攜手中石化開發創新材料 助PCB產業升級滿足高頻高速需求
» 台商PCB上半年產品市場齊頭成長 盼全年產值重返8,000億元
» 茂綸使用NVIDIA Omniverse及Epson機械手臂實現生成式AI瑕疵檢測自動化
» 工研院運力管理系統攜手momo、7-ELEVEN 打造全台循環包材網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8.124.12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