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智慧製造快速驗證廚房成型
AI算力工廠將臨大南方

【作者: 陳念舜】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232】

在今年COMPUTEX 2025首日主題演講上,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僅宣示將推動AI資料中心朝向AI Factory工廠轉型,與鴻海、國科會合作落腳南台灣。且強調所生產的並非產品,而是「算力(Token)」,可望加持台灣傳產AI智慧製造所需算力試產線與人才。


為了在如今高人力成本與缺工環境下,製造業的現代工廠極為複雜,而須被機器人與軟體重新定義,還能同時維持利潤與效率,勢必要加速導入智慧製造與先進自動化技術。包含5G智慧工廠、AI預測性維護、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等創新技術量能,透過軟硬體優化工序、提升效率。


黃仁勳也認為:「就像我們今天製造實體汽車,或者未來製造任何實體,都先會有一個數位的版本,因此需要一個AI工廠來打造可在汽車運作的AI模型。」藉此維持營運及生產品質穩定性,投資回報率ROI也能有效縮短,可望提高產業研發與導入腳步;推動先進製造技術規模化,賦能傳產或中小企業轉型。


Omniverse數位分身 支援AI伺服器代工量產

黃仁勳在演講中也展示了於其「數位分身Omniverse」平台上的實際應用,現已和富士康、緯創、和碩、廣達、緯穎、台達、技嘉、台積電等8家台灣代工廠商深度合作。藉此協助各家廠商優化產線,從設計、佈廠、生產線優化、良率控制、到生產線人為監控、品管等,預計很快就能在機器人與模擬平台中,彌補每個工廠數千名人力的缺口。


例如在廠房設計時,台積電正透過Omniverse從2D CAD設計圖中,自動化產生3D建築布局,並且可以優化複雜的管線與樓層通道的設置,節省新工廠部署與後續優化的數月時間。廣達、緯創、和碩,也透過Omniverse 配置產線放置,在實際上線前模擬運行、以減少部署時的停機時間,甚至透過物理計算金屬焊接劑的分配與塗抹,減少生產時缺陷。


而在產線管理上更能引進視覺AI代理,確認組裝的產線是否符合所有標準流程,減少監工的成本。如英業達(Inventec)便在NVIDIA供應鏈中導入Isaac Manipulatore CUDA-X acceleration libraries驅動路徑優化工具,能提升8倍複雜路徑的規劃速度;降低了工業機器人運行時,發生奇異點錯誤的干擾率50%,來提升自動化系統檢測速度和穩定性,精進AI智慧生產和機器人在產線應用。


英業達還與NVIDIA、所羅門(Solomon)攜手合作,導入新一代Cobot協作型機械人系統,無縫接軌英業達自家開發的MES製造執行系統,將生產數據即時上傳管理和監控。因為既有所羅門AI光檢軟體加持,而具備快速學習能力;用少量樣本訓練模型,比起傳統光學開發時間縮短至少50%,以便能因應英業達的柔性生產。自從英業達導入伺服器生產以來,提高了組裝品質,也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未來三方將會探索更多AI智慧製造的應用。



圖一 : NVDIA現已和台達在內的8家台灣代工廠商深度合作。(攝影:陳念舜)
圖一 : NVDIA現已和台達在內的8家台灣代工廠商深度合作。(攝影:陳念舜)

雲達攜手達梭系統 加快部署AI資料中心

廣達集團旗下AI伺服器大廠雲達科技(QCT),還自2024年開始與3D軟體商達梭系統深度合作,將達梭系統的虛擬雙生(Virtual Twin)技術透過3DEXPERIENCE平台,整合到雲達掌握know how的AI伺服器架構中,以提高其生產良率。進而透過模擬,來賦能雲達的客戶提升資料中心的散熱效率、降低整體能耗,未來還將結合AI,打造「生態系的虛擬雙生」。


達梭系統亞太區執行副總裁Samson Khaou表示,目前業界所稱「AI能耗」,其實主要來自於2類。首先是企業實際運行AI伺服器時,GPU/CPU產生的能耗;其次是來自因為算力增加,連帶提升硬體的「散熱」需求。因此提供虛擬雙生技術,協助雲達以最低能耗,確保AI伺服器機櫃的穩定運行和發揮效能。



圖二 : 達梭系統亞太區執行副總裁Samson Khaou(source:達梭系統)
圖二 : 達梭系統亞太區執行副總裁Samson Khaou(source:達梭系統)

達梭系統SIMULIA技術顧問葉育魁進一步將其終端客戶分為4類:


1.新建資料中心,應將內外冷卻風扇、液冷系統等管線通道皆納入設計考量;


2.擴建現有資料中心,包含伺服器機櫃等硬體擴充、升級的用電及熱量管理;


3.AI伺服器內部的CPU、GPU升級,將影響耗能及熱量;


4.在資料中心營運階段若發現異常升溫、耗能損失,必須隨時調降機櫃負載。


雲達也已運用達梭系統3DEXPERIENCE平台,成功建構其資料中心的虛擬分身,並提供熱流風流SIMULIA模擬軟體所需的條件參數、以CATIA建立模型。在改善雲達AI伺服器能源效率同時,也可一鍵完成客戶資料中心節能和增強監控等工作,幫助非專家的客戶能更簡易升級硬體或調整設置,滿足新/擴建AI Factory 的機房規劃模擬,未來甚至引進生態系夥伴。


達梭系統近日也將在3DEXPERIENCE平台上,推出「AI預測功能」,不僅能藉由這套「熱流模擬軟體」導入的參數,將風速、流量一併納入分析,模擬屆時的實際生產環境。因此能協助雲達在與客戶接洽時,事先提供一套完整的模擬流程,即時分析未來實際生產時的過程及能耗。顯著的縮短設計與決策的時間,從小時計縮短為分鐘。因此提升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和效能,確保企業在不斷變換的技術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AI Factory落腳南台灣 提供產業轉型算力

此外,黃仁勳還宣佈將與國科會、台積電及鴻海四方合作,為台灣的AI基礎建設及生態系共同打造首個規模龐大的AI Factory算力中心,將運用上萬顆NVIDIA Blackwell GPU,大幅擴展AI運算的可用性,協助台灣所有學生、科學家等研究社群,以及新創公司與大型企業創新,將成為推動台灣產業AI轉型的重要核心。


國科會即將藉此,為台灣科技生態系提供雲端AI運算資源,加速AI在各領域的發展與應用,加快數位經濟規模化。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我們計畫在南台灣建立一個以AI為重點的產業生態系,聚焦於投資創新研究、發展強大的AI產業,並鼓勵日常使用AI工具。」


目前國科會也已逐步擴充新一代AI超級電腦的算力,由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NCHC)與NVIDIA合作建置一座AI超級電腦的性能,將是2018年設置的台灣杉二號(Taiwania 2)的8倍以上,繼今年五月開放16 Petaflops(Rpeak理論效能值)的算力服務後,將陸續分期擴大至100、200 Petaflops,加速生成式、通用型AI運算與應用落地。


此將被用來支援包括Taiwan AI RAP(高效能AI應用開發平台)在內的各種專案,整合了運算能力、生成式AI工具及標準化的開發流程,以協助各個產業創造符合需求的專屬AI,並開放申請,通過審核的團隊將可獲得價值新台幣65萬元的免費算力額度。



圖三 : 經濟部陸續開放50條最先進的AI試製線設備,環境及相關訓練資。(source:經濟部)
圖三 : 經濟部陸續開放50條最先進的AI試製線設備,環境及相關訓練資。(source:經濟部)

經濟部開放AI試製線 強化智慧製造競爭力

為應對關稅變局,中小企業的應變能力與數位轉型的速度與彈性至關重要。經濟部也請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產業技術研發法人機構,陸續開放包括半導體、機械、車輛等50條最先進的AI試製線設備,環境及相關訓練資源支援產業升級。將導入各領域最新AI智慧機台,讓企業親身體驗AI導入後的製程效益,以協助中小微企業、新創公司等業者突破研發瓶頸、加速創新落地。


法人AI試製線的核心價值,在於讓企業能實際操作AI設備並參與完整試製流程,親身體驗AI導入後的製程效益,深入理解智慧製造的應用潛力。企業員工亦可實地操作智慧機台,參與實作訓練累積技能,深化對AI應用的理解與技能養成,也有助於提升整體技術實力與轉型韌性。若業者在參與過程中如確認試製流程具高度實用性,更可直接將AI導入經驗與技術模組帶回自家公司,快速複製應用。



圖四 : 經濟部AI試產線7法人合影。
圖四 : 經濟部AI試產線7法人合影。

工研院副總暨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表示,工研院擁有少量多樣AI試產線與應用場域,提供多領域創新支援。例如在半導體領域的AI扇出型異質整合封裝試產場域,融合封裝製程與智慧監控技術,透過自主建模與3D布局提升訊號品質、縮小封裝體積,並與本土業者合作推動設備驗證,降低高階封裝門檻。


過去業者缺乏一座可快速試作、驗證與調整的「技術廚房」,如今可透過此高彈性「技術廚房」,滿足AI晶片系統異質整合(含3D IC與AI晶片)快速試產需求。由工研院結合經濟部資源,建構具備設計導入、封裝對位、製程與AI監控能力的高階試產線,提供關鍵封裝與製程驗證服務,解決記憶體控制模組化、演算法頻繁變動下的開發瓶頸,協助企業驗證關鍵技術、降低開發風險、加速產品導入。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團隊表示,此次為業者提供的AI試製線,涵蓋了金屬和塑膠成型零件生產、面板級先進封裝、智慧動力模組開發以及電動車動力系統等多個領域,業者可以藉由這些先進技術試製線,提升製程精準度及生產效率,並確保產品的高品質。


例如,試製線中可提供「AI音訊非破壞檢測技術」,就像挑選西瓜時透過敲擊聲音辨別,AI也能透過聲波分析,判斷內部是否存在裂縫或瑕疵,將檢測準確率從85%提升至98%。不僅大幅提高了金屬零件等高安全性產品的檢測精度,也有效保障了最終產品的品質。幫助業者降低報廢率,減少誤殺良品與降低碳排。


這次推動研發法人開發出來的50條AI試製線給業界進行創新產品的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縮短開發時程、提升創新效率。並邀請機械公會、電電公會車輛公會、電子設備公會、先進車用協會等相關公協會、業者代表實地參觀試製線設備。



圖五 : 工研院試製線中可提供「AI音訊非破壞檢測技術」。(source:經濟部)
圖五 : 工研院試製線中可提供「AI音訊非破壞檢測技術」。(source:經濟部)

業者於交流時也表示:「工研院試製線就像一個五星級廚房,可以煮出各式各樣的菜。如能善加利用,支援不同業者挑選想客製化的菜色,將可協助產業加速開發新產品以及降低所需成本。」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指出,透過試製線的AI課程可帶領機械業者突破AI導入門檻,期許工研院及相關法人也能平均分散到中南部場域進行,更接地氣為在地廠商服務。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吳智魁則指出,工研院投入高階試驗設備與AI建模服務,正好補足業界缺口,協助業者商品化落地,提升產業整體研發與創新能量。


面對未來發展,經濟部期許AI試製線未來不僅是技術驗證平台,成為台灣產業從研發走向量產、從創新連結商機的關鍵橋樑。透過「訂單拿過來,用AI試製線來做」的實踐精神,協助企業加速創新升級、創造產值高峰,帶領製造業穩健邁向智慧轉型新紀元,全面強化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相關文章
雷射先進應用的最新趨勢與市場動態
meet the expert-關稅戰下的生存指南 企業AI助理實務教程
智慧製造與資訊安全缺一不可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提升產銷兩端能效減碳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六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422.08億元
» 逢甲大學開發AI道路檢測創新系統於全國AI智動化競賽奪冠
» 工研院移動式光儲系統馳援 力挺災區前線英雄
» Helical Fusion完成23億日圓A輪募資 打造全球首座穩態核融合電廠
» 安勤新一代無風扇強固型嵌入式系統搶攻AI邊緣運算與智慧工控市場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97.9.16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