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無線感測網路將驅動物聯網發展
 

【作者: Mark Downing】   2012年04月10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1363】

市調機構Gartner公司最近已將物聯網納入其「炒作週期(Hype Cycle)」報告,這表示該項技術成為大眾媒體的熱門話題中且呈現「上升趨勢」。而撇開炒作的部分,物聯網技術在許多情況下都已具備商業上的可行性,它使數百萬計的人們生活更輕鬆、更安全,也更環保。


從2012年起,物聯網將深入嵌入式設備、資料、頻寬及服務中並成為重要趨勢。我們將在各式各樣不同的創新中,目睹物聯網的第一波浪潮,可能就在我們家中,也可能在辦公室、工廠、倉庫及醫院裡,甚至可能在都市公共建設、交通建設及農業中實現。


今日,我們已擁有能連接網際網路的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電腦、電視、機上盒、遊戲機、家電、保全系統、智慧型電表、個人醫療設備,還有自動販賣機…等等。有無數的消費性商品內嵌有方便庫存管理用的RFID標籤。在即將到來的物聯網開發浪潮中,我們將看見這些網路連接裝置彼此連結,成為真正的智慧型住家、智慧型工廠、智慧型電網與智慧型城市。物聯網專家表示,網際網路在2020之前將可支援約500億個設備節點。


物聯網這個構想,早在網際網路初期就已存在。而「物聯網」一詞,則是進入本世紀時才首度出現,當時定義為-裝有RFID之物體所形成的網路,目的是為了方便識別及追蹤。多年來,物聯網幾經演化,所有能以無線方式連結上網的設備,都被納入其範疇。這些連結可以是設備與人(或人與設備)之間的,也可以是M2M。因此時至今日,物聯網與無線感測網路幾乎已成為同義詞。


無可否認,某些物聯網應用的確存在著一種「酷元素」。想想看,有一大堆 Apple iPhone 應用程式都能讓使用者以觸控方式,從遠端監視並控制保全、空調及照明系統。Verizon、Cisco與Google也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無線家用網路計畫,而IBM也著手發展多種物聯網解決方案。Google去年的Android@Home技術展示獲得了不少媒體關注,該技術是利用Android智慧型手機,來控制以Synapse的SNAP網狀網路協定為基礎所建構而成的無線LED照明網路。


一般來說,無線感測網路的應用可依傳輸範圍及傳輸速率來分類:


  • 家庭區域網路的傳輸範圍相對較小,但支援中至高傳輸速率。而其應用包括保全系統、照明及空調控制及居家多用途監控系統等。


  • 工業控制與工廠自動化部分,則使用距離約數公里的中等無線傳輸範圍,以及低至中的傳輸速率。


  • 都市區域網路和公共建設方面的應用,像是橋樑監控、鐵路及交通號誌等,都需要大範圍的無線網路,通常超過數十公里,並搭配低傳輸速率。廣域的感測器網路也可應用在某些特殊地方,例如追蹤牲畜和感測森林火災等。



Wi-Fi具有高傳輸速率,雖然在居家環境中已無所不在,但它是相對較昂貴且耗電的傳輸協定。Sub-GHz和ZigBee協定其實更適合家庭自動化。另外業界對於以6LoWPAN(IPv6低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絡)類型的IP為基礎的協定棧來處理家庭區域網路的方式,也越來越受歡迎。


在中等傳輸範圍的工業市場中,我們將看到WirelessHART技術在感測器網路用的2.4 GHz頻寬被持續運用。WirelessHART對工業控制來說極具魅力,因為它具有自我修復網狀網絡架構,可支援「五個九」(five-nines)可靠度標準。


大範圍的無線感測網路則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將由一種突破性技術來克服,這技術就叫電視空白頻段(TV white space)-在某些地區,類比電視頻段已不再使用,故可做為空頻段讓無線傳輸服務使用。電視空白頻段提供了絕佳的傳輸範圍和傳輸速率,速率可達16Mbps,距離可至10公里,以至於有些人將之稱為專為鄉間寬頻設計的「超級Wi-Fi」(Wi-Fi on steroid)。由於電視空白頻段是免費頻段,所以對主要服務供應商和物聯網技術創業者來說,都極具吸引力。


位於英國的新公司Neul(法文的「雲」)是個值得注意的電視空白頻段技術先驅。Neul 極富遠見的解決方案,是利用鄰近數位廣播的空白頻段(亦即在400至800MHz範圍內的無執照無線電頻段)來進行M2M通訊。目標應用包括智慧型電表、資產追蹤、銷售點資訊管理系統(POS)及家庭自動化等。電視空白頻段網路確實可施行,它是進行中的技術,而歐洲和美國都已進入試驗階段。


沒有一種無線技術能提供萬靈丹給物聯網。每種技術都將依據不同的傳輸範圍、傳輸速度和成本需求,分別服務不同的應用。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是,物聯網所用的基礎元素已經上市:納安電流等級的省電型微控制器和無線MCU、低功耗RF元件,以及MEMS和以CMOS為基礎的感測設備,可用來偵測壓力、移動、溫度、濕度和氣體。若無線感測器無法由電力線供電,又不可能使用電池時(通常發生在大範圍的公共建設應用上),能量收集技術便能派上用場,藉此提供持續性的電力來源。


無線感測網路的急遽成長和物聯網解決方案,將驅動網路上的大量資料流通,因此需要更大的頻寬,並擴展雲端運算。無線感測網路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式各樣IP功能的感測器,正開始透過無線技術,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彼此連結。迅速崛起的無線、感測及訊號處理技術的匯流,終將使物聯網成真。


---本文由芯科實驗室(Silicon Laboratories)提供---


相關文章
物聯網結合邊緣 AI 的新一波浪潮
低功耗通訊模組 滿足物聯網市場關鍵需求
EdgeLock 2GO程式設計簡化設備配置
蜂巢服務和 Wi-Fi 輔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追蹤貴重物品
全球標準如何促進物聯網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 以電漿科技回收鋼鐵業二氧化碳 比利時打造全球首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3.59.95.17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