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身份辨識工具市場與產品報導
 

【作者: 陸敬民】   2000年08月0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9011】

前言

「身份辨識」的概念與需求自古便有,從身份辨識工具的種類來看,剛開始傳統的「印信、」「虎符」、「票契」、「指紋」,到工商業發達的「卡片」等都是;若從應用面來區分,則可概分為「門禁」、「交易」與「存提」等,總之,「你是誰」與「你能做什麼」這兩大要素是身份辨識工具所要做的事情。


在專屬系統大行其道的金融市場,透過身份辨識工具、以封閉界面進行上述應用時,或能確保交易的安全性,但隨著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電子交易的急迫性,身份辨識工具成了一項亟需被妥善解決的課題。不過,在細談身份辨識工具前,吾人應先釐清「身份辨識工具」與「身份認證系統」的不同。


身份辨識工具不是認證系統

「身份辨識工具」指的是︰「身份認證系統」可透過該工具,對該使用者進行身份確認的工作。擔任該「身份認證系統」的單位可以是營利廠商(對自有會員的身份認證)、金融單位(對交易者的身份認證),或者是客觀的第三者(分別對廠商與使用者的通訊進行身份認證,以確保通訊過程的安全性),以目前的發展看來,透過所謂「客觀的第三者」如︰網際威信、台灣網路認證中心等進行認證工作是較為可行的(即使確切的可行性仍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至於該認證中心所持有的技術與方式,即是目前所常聽到的「私鑰」與「公鑰」機制(PKI)。


即使如此,認證中心透過PKI這樣的方式來遂行身份辨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仍不足以說服絕大多數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安心地透過網路進行交易,細究其因,相對於僅在鍵盤上鍵入帳號與密碼,使用者必須持有某種實體的、可見的、並可用於網際網路電子交易的身份辨識工具,即使是使用者身上的特徵─這樣的方式才能令其感到安心。您可視其為實體世界的習慣性延伸(沒有人是兩手空空走到提款機前,僅按下帳號、密碼便可提款的,至少還得有張卡片),或者是對安全性的更一層確保。因應此一情形,身份辨識工具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時代益發顯出其重要性。


常見的身份辨識工具

身份辨識工具何其多,按照種類,約可區分為「軟體工具」、「硬體工具」,以及「生物特徵」等三種︰


軟體工具

指的是透過純軟體方式達到辨識來者身份的目的,例如PKI的公/私鑰。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毋需硬體工具,成本低廉,同樣地,它也必須冒著被破解的風險,即使加解密技術無論被宣稱為多麼高超。


硬體工具

指的是透過某種可以「持有」的身份辨識工具來達到辨識的目的,它同樣得面臨被破解的風險,但風險性比起前者已大為降低(在同樣程序下,硬體工具多了一個硬體的關卡)。常見的硬體工具如下︰


●磁卡︰不具晶片、僅具磁條的卡片,大小如一般的金融卡。


●Smart Card︰即晶片卡,大小如晶片型電話卡。


●USB Device︰如寬華網路科技(QIC)代理Rainbow公司的iKey,大小如一般的鑰匙圈(圖一),可直接插入電腦的USB埠,使用者端毋需添購讀取設備。


《圖一 寬華代理的iKey,該產品如同鑰匙圈一般便於攜帶》
《圖一 寬華代理的iKey,該產品如同鑰匙圈一般便於攜帶》

●其他︰其他卡式或非卡式設備。


除非該硬體工具可與使用者的電腦擴充埠直接連結,否則均需額外購置讀取設備。


生物特徵

所謂「生物特徵」即使用者的生理特徵,常見的如︰指紋、掌紋、聲紋(語音)、瞳孔(虹膜)、顏面(臉部)、血液(DNA),以及筆跡(簽名)等。生物辨識技術的特色在於︰它通常無法被冒用(即使雙胞胎也不會一模一樣)、隨身攜帶(你總不會忘記帶你自己吧!)。它亦具備與硬體工具類似的功能(多一項辨識關卡),且風險性比起前者又降低許多,但是它的缺點比起前者則顯得較為嚴重,例如︰當生物特徵遭到毀壞或改變,以及使用者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進行身份辨識等。茲就指紋、顏面與筆跡等三種常見的生物辨識技術介紹如下︰


●指紋︰指紋辨識技術的發展源遠流長,所被公認的可信度也相當高,如耳目科技(Avlinx)所代理的U.are.U指紋辨識器(圖二)。


《圖二 耳目代理的U.are.U指紋辨識器,該讀取設備外觀可以是任何形狀》
《圖二 耳目代理的U.are.U指紋辨識器,該讀取設備外觀可以是任何形狀》

●顏面︰顏面辨識技術可分為平面技術(2D)與立體技術(3D),兩者所需的讀取設備並不相同,前者僅需一般常見的PC Camera(CCD)即可,後者則須特殊的立體讀取裝置。由星創科技(Symtron)所開發的「辨臉2000」(FaceOn 2000)屬於前者,不過該產品利用特殊的資料庫技術,能分析PC Camera所讀取2D影像內畫面的遠近深淺,達到近似於3D的功能,如(圖三)。


《圖三 星創的FaceOn 2000辨臉技術,一般PC Camera即可做為讀取設備》
《圖三 星創的FaceOn 2000辨臉技術,一般PC Camera即可做為讀取設備》

●筆跡︰筆跡(簽名)辨識技術,其發展時間與指紋辨識技術同樣長久,由愛佩斯國際(ATC)代理以色列WonderNet公司的Penflow(筆流)產品則較為特別,它不僅記錄使用者書寫筆跡,同時還參考使用者在書寫時的各項參數,故其辨識率及安全性均遠較傳統的筆跡辨識技術來得高,如(圖四)。



《圖四 愛佩斯代理的Penflow筆跡辨識系統,可以手寫板或PDA輸入,應用領域相當廣》
《圖四 愛佩斯代理的Penflow筆跡辨識系統,可以手寫板或PDA輸入,應用領域相當廣》

各項身份辨識工具的評估

愛佩斯國際產品行銷經理羅憶鈴表示,該公司所代理的Penflow筆跡(簽名)辨識系統在以色列已獲金融機構採用,它的特色是記錄了使用者在書寫時的各項參數,包括書寫的韻律(筆順)、握筆(筆尖與手寫板所形成的)角度、(筆尖接觸手寫板的)壓力、書寫的速度與(在轉折處的)加速度等,所以,依照常理判斷,使用者每次所書寫的筆跡必然不可能一模一樣,而該軟體會擷取參考值(誤差值)供真偽判斷,所以,對於系統而言,使用者每次書寫即代表輸入一組全新的「密碼」,就好比用過一次即丟的密碼(One Password)般,這也是該產品的技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該產品也能防止使用者在「非自然狀態」下(如酒醉、遭受脅迫)的認證行為(因為屆時的簽名誤差值將遠較自然狀態下來的大)。


目前愛佩斯將該產品推廣至國防部、中科院,以及國內外銀行等,羅憶鈴表示,除國內公家機關相當適合使用該產品外,她希望該應用在電子簽章法通過後的未來,使用者在網路上交易能像實體世界使用信用卡刷卡簽名一樣的方便。


代理U.are.U指紋辨識系統的耳目科技專案經理陳和杰指出,指紋辨識經過10多年來的發展,技術早已成熟,且觀念上最易為消費者所接受。另外,他並不認為所謂的壓力簽名技術是真正的生物特徵辨識技術,他認為生物特徵辨識應侷限在「人體上的特徵」。U.are.U的特色在於,使用者可以任何角度將手指放在機器上、由機器掃瞄,且均能辨識成功。目前耳目推出「e指神差」差勤管理系統,且亦配合各大樓推出門禁管理,陳和杰表示,目前該公司已與認證中心洽談,等國內電子簽章法通過並實施後,即可切入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市場。


寬華網路科技產品經理劉敏慧指出,該公司在資訊安全設備已有10年以上的經驗,之所以代理Rainbow公司的iKey,主要是看好iKey在美國市場的優異表現,以及iKey在使用上的便利性。劉敏慧表示,Rainbow的iKey獲美國國防部採用,專門用於極機密事務之身份辨識場合。iKey本身僅簡單記錄使用者的些許資料,真正進行使用者身份控管的機制在於後端的QIC RADIUS(身份辨識伺服器),這也是整套系統的核心所在。


目前寬華的客戶包括監察院,另外,該公司正積極與各大入口網站(Portal)與認證中心進行洽談,無非也是看好電子商務的龐大商機。至於各身份辨識工具產品的比較請參見(表一)。



《表一 各項身份辨識工具的評估》
《表一 各項身份辨識工具的評估》

結語︰電子簽章法是關鍵

無論筆跡(簽名)、指紋也好、iKey也罷,各家廠商在推廣產品時均密切注意的兩件事情︰國內電子簽章法的通過將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直接正面的幫助;全球金融機構在網際網路上的交易運作是否將身份辨識工具納入體系?以及將採用何種工具?這些均將為廠商帶來鉅額利益。這其中,要以電子簽章法的通過最受關注,目前國內電子簽章法僅止於草案階段,尚未通過,相對於美國已於6月通過,並將於10月實施,在時程上可說是猶未晚也。相關廠商的產品配合認證中心供廣大消費者使用將是其如意算盤,能否順利實現,端看廠商系統是否肯採開放式架構,讓更多廠商可以參與以做大市場。


相關文章
還螢幕完整風貌 屏下鏡頭手機真的來了!
拇指姑娘與人臉的戰爭
智慧型手機指紋辨識發展分析
辨識技術落伍了?全板螢幕也能指紋辨識
打造新世代半導體製程 SEMI 雷射國際論壇剖析趨勢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NETGEAR引進Wi-Fi 7無線路由器 發揮AI平台最大效益
» 台達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實現智慧工廠整合AI應用
» 工研院攜手歐洲6G-SANDBOX 搶進歐盟研發平台
» 經部領軍台廠重回MWC 秀5G電信與系統商最佳夥伴實力
» 經濟部支持跨國研發有成 台歐雙方分享B5G~6G規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7.89.13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