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綜觀TFT LCD產業管理經營與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 徐玉娟】   2006年09月0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1085】

所有的TFT LCD面板供應商都會一直不斷地經歷液晶循環(crystal cycle)週期,不過有些供應商在供不應求的時期能夠大賺一筆,而另外一些則只能小賺;有些供應商在供過於求的時期只有小賠,而另外一些則是面臨巨額虧損。因此本文將從TFT LCD面板供應商在crystal cycle中的管理績效來探討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ROE分析

一般而言,要評估TFT LCD面板供應商的管理績效有許多的方式,例如出貨量、成本、良率與現金流量等等,不過並無法觀察整體績效的表現。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ROE)是一種綜合指數,ROE可以代表公司的價值,也可以協助一般人了解企業經營者為其股東提供報酬的程度,因此以下將由ROE角度切入,評估TFT面板廠商經營績效。不過,由於ROE分析是根據財務報表的內容加以分析,因此若供應商沒有提供每季的公開財務報表,如Innolux(群創光電)、BOE、SVA,或是只有提供集團企業的整體財務報表,如Sharp及Samsung,那麼ROE分析將無法適用。


The Crystal Cycle of ROE

由(圖一)可知,ROE會受到液晶循環週期的影響,但是可以發現AUO(友達光電)、CMO(奇美電子)、CPT(中華映管)、Hannstar(瀚宇彩晶)、QDI(廣輝電子)及LPL(樂金飛利浦LCD)的ROE crystal cycle都不相同,且AUO及CMO的ROE表現自2005年第四季開始就比LPL來得好。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只有AUO的表現最接近前一次供不應求期的表現。而產業的整合似乎也在AUO合併QDI後開始陸續出現。何以會有這些現象的產生,原因將在下文中進行探討。



《圖一 The Crystal Cycle of ROE》
《圖一 The Crystal Cycle of ROE》

Dupont System

ROE是一種綜合指數,在進行ROE分析之前,根據Dupont system,可以輕易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如(圖二)分別為net profit margin、asset turnover以及equity multiplier。以下將就此三要素進行ROE分析。



《圖二 Dupont System》
《圖二 Dupont System》

Net Profit Margin

在供過於求的時期,稅後淨利率(net profit margin;純益率)在TFT LCD主要供應商之間的差距呈現擴大的現象,而在缺貨的時候則是呈現縮小的態勢,請參考(圖三)。主要(First tier)供應商在缺貨時較次要(second tier)供應商可以更早獲利,同時享有較大的獲利,不過second tier供應商在供過於求的時期則是較早出現虧損,且虧損的金額亦較高,這種現象可稱為「the critical game rule of TFT LCD industry」。此外,由圖三還可以發現AUO及CMO的net profit margin自2005年第四季開始就較LPL來得高。



《圖三 TFT LCD主要廠商之稅後淨利率》
《圖三 TFT LCD主要廠商之稅後淨利率》

Cost

由於profit(利潤)等於revenue(收入)減掉cost(支出),因此在談profit前,要先了解revenue及cost。根據規模經濟的效果,出貨的規模愈大,平均cost降低愈多,而由於未來TFT LCD產業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對於LCD TV的需求,因此對於供應商而言,增加TV面板的出貨規模以及尺寸將成為獲利的關鍵,且較大尺寸的產品又能進一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area production cost)。由(圖四)可知主要面板供應商的出貨規模及平均出貨尺寸,Samsung、LPL、AUO、CMO及Sharp的出貨規模及平均出貨尺寸皆高於產業平均水準,因此享有較佳的地位,其中Samsung、LPL與AUO享有較佳的規模經濟效果,而CMO及Sharp則受惠於較大平均尺寸所帶來的成本降低。由圖中也可以發現,合併廣輝之後的New AUO當務之急在於提升面板的平均尺寸,而CPT及QDI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圖四 出貨規模與面板尺寸大小關係》
《圖四 出貨規模與面板尺寸大小關係》

Revenue

接下來談revenue的部分。由(圖五)可知主要面板供應商的單位營收(area revenue)及面板尺寸的相對地位,並可將面板供應商分為三個族群。Group 1包含五家供應商,分別為Sharp、CMO、Samsung、LPL及AUO,此族群和Group 2相比,雖然提供較大的平均面板尺寸,但其單位營收卻相對較低,這主要是由於Group 1更專注於提供更大尺寸產品如TV面板的出貨所致。不過前文也有提到,TV面板可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因此對於Group 1的供應商而言,生產較大尺寸的面板雖然單位營收較低,不過單位生產成本也同樣較低。由圖五可知,Sharp是最具競爭力的供應商。


Group 2包含八家供應商,分別為New AUO、Hitachi、QDI、IDTech、TMDisplay、Mitsubhish、Sanyo Epson及NEC。此族群所提供的面板主要是用於NoteBook PC,因此可稱之為NB-oriented Group,其提供較小的平均面板尺寸,但其單位營收卻相對較高,不過也由於其平均尺寸較小,因而無法享有較低的單位生產成本。此一族群當中的供應商競爭地位較相近,並沒有比較突出的供應商存在此一族群之中。


Group 3包含六家供應商,分別為HannStar、Innolux、CPT、BOE、Toppoly及SVA-NEC。此族群所提供的面板主要是用於monitor,因此可稱之為monitor-oriented Group,其提供較小的平均面板尺寸,且其單位營收也相對較低,因此整體而言,此一族群的競爭力是最差的。此外,一線供應商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停止低階monitor面板的生產。



《圖五 各廠商收益與面板尺寸對照比較圖》
《圖五 各廠商收益與面板尺寸對照比較圖》

17吋面板產品單位營收與成本

接下來探討17" equivalent(17吋面板約當產品)的單位營收與成本。(圖六)顯示first tier主要供應商包含AUO、CMO及LPL的17" equivalent單位營收與成本變化的狀況,由圖中可知,CMO在2006年第一季時,降低成本的表現最好,主要原因在於其提供較大尺寸的面板,而降低其單位成本。相對地,AUO及LPL由於其產品組合較佳,因而較著重得到較高的單位營收。不過,由於LPL在供過於求期過度投資新的生產線,導致產生較高的成本,也使得其單位成本提高,同時也直接影響其生產效率。



《圖六 17
《圖六 17" equivalent revenue and cost of AUO、CMO & LPL》

<註:此價格變化期間為Q3'02至Q1'06,當中分別歷經三次over supply(供過於求)及兩次shortage(產品缺貨)。在這五個時期當中,計算出五個加權平均值,不過由於LPL財報取得的問題,因此只顯示其四個平均值。>


(圖七)則是顯示次要供應商包含CPT、HannStar及QDI的17" equivalent單位營收與成本變化的狀況。由圖可知CPT及HannStar的成本下滑較市場平均值來得大,主要原因在於其並未投資新的生產線,不過這樣的成本下滑也只不過是短期效果。此外,QDI總是享有較佳的單位營收,主要是因為其所提供的面板是筆記型電腦專用面板(NB-oriented)。



《圖七 CPT、HannStar與QDI之17
《圖七 CPT、HannStar與QDI之17" equivalent單位營收與成本》

<註:此價格變化期間為Q3'02至Q1'06,當中分別歷經三次over supply(供過於求)及兩次shortage(產品缺貨)。在這五個時期當中,計算出五個加權平均值。>


單位營收與現金成本(Revenue and cash cost)

將前述主要和次要供應商合起來探討,可以發現主要供應商的營收表現較次要供應商來得好,不過兩者的現金成本(cash cost)則差別不大,主要原因在於次要供應商較少投資於設立新的生產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供應商的單位營收與現金成本兩者間的差距,都較過去來得小,也就是說所有供應商即使在缺貨的期間,所得到的利潤都比過去少,因此對於供應商來說,要賺得足夠的資金來投資於新的生產線就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募資計畫就顯得更為重要,尤其對於次要供應商而言,更是如此。


Asset Turnover

ROE的第二個要素為資產週轉率(asset turnover),其意為供應商的資產管理能力。由(圖八)可知AUO的資產週轉率已超越LPL而成為表現最好的公司,也就是說AUO對於設置(ramp up)其fab速度的管理與增加實際產能的時機掌握,都較其它競爭對手來的優異。



《圖八 主要面板廠商之資產週轉率分析》
《圖八 主要面板廠商之資產週轉率分析》

(圖九)所示為供應商設置新生產線的時點與所需耗用的時間,如果供應商能用最短的時間並選擇正確的時點來設置其生產線,就能夠得到較佳的資產週轉率。舉例來說,AUO的L5A廠在缺貨期間設立,且僅用了三季的時間就建好,因而能夠提升其本身的資產週轉率;反之,LPL在處於供過於求期的2006年第一季設置其P7廠,結果導致其資產週轉率較為低落。



《圖九 設置新生產線的時點與耗用時間對照》
《圖九 設置新生產線的時點與耗用時間對照》

股權乘數(Equity Multiplier)

ROE的第三個要素為股權乘數(equity multiplier)。此一要素主要會受到供應商募資計畫的影響,較高的股權乘數其意為採用較高的財務槓桿。在缺貨期,股權乘數會藉由積極的募資計畫來擴大ROE,而在供過於求期則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股權乘數雖然可能提高ROE,但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QDI採取較積極的策略,而LPL及CMO則轉趨保守。


供應商傾向於缺貨期發行新股(issue share)來籌資,主要原因為這時股價較能維持在高檔,而降低股價稀釋的效果;而在供過於求期,供應商則傾向於向銀行借貸或是以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籌資,因為此時的資金成本較低,不過相對地,其所面臨的風險也跟著升高。此外,由於主要供應商較次要供應商容易自資本市場取得資金,因此次要供應商便面臨較低營運利潤及少有籌資計畫的困境,進而導致大者恆大的現象產生。


TFT LCD面板供應商的未來發展

在檢視了TFT LCD面板供應商的績效之後,透過ROE分析可深入了解各家供應商管理績效。但是ROE分析無助於進行預測未來的工作,因此,本文接下來將試著從未來趨勢中來探討TFT LCD面板供應商的未來發展。


產業集中度愈來愈高

如前所述,由於次要供應商不易自資本市場取得營運資金,而造成TFT LCD產業大者恆大,導致產業的集中度將愈來愈高,不論在缺貨期或是供過於求期,產業集中度都呈現遞增的現象,請參見(圖十)。



《圖十 面板產業集中度呈遞減現象》
《圖十 面板產業集中度呈遞減現象》

TV時代的來臨

由於TV逐漸取代監視器(monitor)而成為TFT LCD產業成長的主要動力,TV的淡、旺季將深深影響TFT LCD的液晶循環(crystal cycle)週期,導致TFT LCD crystal cycle變成TV crystal cycle。以2006年而言,crystal cycle在上半年將呈現供過於求,而在下半年將出現缺貨的現象,請參見(圖十一)。



《圖十一 TFT LCD產業隨液晶循環週期影響供貨狀況》
《圖十一 TFT LCD產業隨液晶循環週期影響供貨狀況》

削減成本為當務之急

雖然TV時代來臨,但其並不會帶給供應商較高的單位營收,其單位營收僅接近OA(資訊用)面板,較NB面板低,而較監視器面板高,請參見(圖十二)。不過TV的單位生產成本則是較NB及監視器來得低,因此可以得到較好的利潤。由圖可知,不論是TV、NB或監視器的單位營收隨著周期的變動愈來愈低,因此對於所有供應商而言,削減生產成本便成為當務之急的工作。



《圖十二 各種面板應用產品之單位營收》
《圖十二 各種面板應用產品之單位營收》

面板廠世代為影響生產成本最直接因素

要削減成本,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建置較大的Fab,不過即使不同的供應商採用同一代線的fab,其單位成本的差異在TV的領域仍然呈現擴大的現象,也就是說,不同的供應商在生產TV面板的良率上有相當大的差異。此外也可以發現,5G(五代線)目前適用於生產NB、監視器及TV的面板;6G(六代線)在生產32吋及37吋TV面板時有最好的表現;7G(七代線)則由於良率較低,且生產成本較高,因此仍有不少的問題待解決。



《圖十三 Q1'06各世代線面板產品單位成本(一點代表一個fab)》
《圖十三 Q1'06各世代線面板產品單位成本(一點代表一個fab)》

營運資金(Area operating cash)隨周期遞減

TFT LCD供應商藉由營運而取得的資金越來越少,而更加依賴募資計畫,但如同前文所述,主要供應商較次要供應商的業者更容易取得資金,造成次要供應商的業者營運上更為困難,從而導致企業合併的產生。



《圖十四 營運資金狀況》
《圖十四 營運資金狀況》

面板供應商合作將層出不窮

AUO在今年合併了QDI,其企業版圖更為擴增,且其關係企業間互補關係非常密切,請參見(圖十四)。而在AUO之後,哪家企業將帶領另一次的合併案呢?會是CMO或是Innolux嗎?



《圖十五 新友達(New AUO)關係企業圖》
《圖十五 新友達(New AUO)關係企業圖》

(圖十五)為CMO的關係企業圖,由圖中可以知道CMO和AUO一樣,非常積極從事垂直整合的工作,諸如關鍵零組件或是自有品牌事業的發展。不過,事實上,垂直整合的工作主要是由Chi Mei corporation(奇美實業)所主導,CMO佔有這些公司的股份非常的低。因此,該垂直整合模式就迥異於AUO的模式。CMO的垂直整合是由奇美實業來管理,而奇美實業所追求的是整個集團的最大利益,不會只單純將重心放在TFT LCD面板的事業,而是擴及整個TFT LCD相關事業的上、下游領域。因此,奇美實業的態度將是決定CMO是否能帶動下一波合併案成功的主要關鍵因素。



《圖十六 CMO關係企業圖》
《圖十六 CMO關係企業圖》

至於Innolux(群創光電),雖然其背後有一個很強大的母公司:鴻海(Foxconn),不過由於Innolux將其本身定位為系統整合商,因此其並不熱衷於擴大面板產能,而是維持適當的自製比率,並外購Cell。由此可以推論,Innolux要合併其它同業的可能性相當的低,除非其監視器或TV OEM/ODM訂單有相當大幅度的成長,才比較有可能發生合併的情形。



《圖十七 鴻海關係企業》
《圖十七 鴻海關係企業》

結語

最後再來談談次要供應商的未來發展,其在未來是否能夠繼續生存?前文已經提到次要供應商所面臨的困境,導致其未來發展相當不易,要解決這樣的難題,似乎可以藉由仿效日本TFT LCD廠商的做法,也就是提升本身R&D的能力及取得更多的技術專利(technology IP),來提高稅後淨利率(net profit margin;純益率)及資產週轉率(asset turnover),不過對於次要供應商而言,提升技術能力的難度更高,所以此一方法的可行性相當地低。而最有可能的發展將是被其它同業合併,或是與其合作。


以CPT(中華映管)而言,其進入顯示器產業的歷史相當地悠久,同時也和監視器製造商維持相當好的關係,但其主要缺點在於缺乏TV面板的技術,因此,CPT若要進一步的發展,可以朝兩個方向去做。第一種方式為和其它有5G fab(五代廠)的TFT LCD公司聯盟,並合建6G fab(六代廠);另一種方式則是和其它無面板廠的大型監視器製造商聯盟,例如全球最大的監視器製造商TPV(冠捷科技)。


就HannStar(瀚宇彩晶)而言,除了生產面板外,也發展自有品牌包含HannSpree及HannsG,以及中小尺寸面板產品。HannSpree及HannsG主要著重於自有品牌LCD TV及LCD監視器的銷售,初期面板只採用HannStar所生產,不過已轉為對外採購面板,但初期HannStar所生產的面板目前並不具備足夠吸引力來讓消費者購買,尤其TV面板這部分更為如此,因此,短期發展自有品牌的策略似乎無助於其企業的發展。至於中小尺寸面板的部分,HannStar和Casio合作,讓出Cell給Casio,但這些產品的獲利相當地低。因此,其發展策略有必要做進一步的調整。


(作者為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



border=0>


















延 伸 閱 讀



border=0>



















width=13>


color=#333333>2005年是中小尺寸TFT LCD廠商大幅成長的一年,預期2006年將仍將維持大幅成長態勢。對此,缺乏TFT LCD線或是產能不足的廠商而言,究竟是否需要再添置TFT LCD線,已成為中小尺寸廠商2006年重要佈局策略之一。相關介紹請見「


href="http://home.digitimes.com.tw/ ShowNews.aspx?zNotesDocId=D6921AD7C84DF830482570F400441D86">台灣中小尺寸廠是否需新購TFT LCD產線」一文。


width=13>

根據MIC所發布的最新報告,2005年第四季台灣中小尺寸LCD面板 總出貨量,達1億7400萬片左右,較2004年同期成長27.5%;整體而言,其成長動力來自於中 低階手機面板需求的大幅成長。


color=#333333>你可在「


href="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09039_ 617723_7e332582200603.HTM">手機需求為台灣中小尺寸LCD面板產業成長主力 」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width=13>

2005年全球中小尺寸面板產量達21.5億片、產值則達到187.8億美元,與2004年的產量與產值相較,分別成長7.9%以及3.6%,預估2006年面板產量為23.0億片、面板產值則為200.1億美元。在「


href="http://mic.iii.org.tw/intelligence/reports/pop_Doc_promote.asp?docid=CDOC20060605004">全球中小尺寸面板產業中長期發展趨勢分析 」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src="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岫晨/Application Data/Macromedia/Dreamweaver MX 2004/OfficeImageTemp/misc_spacer.gif"


width=1>



border=0>



















size=2>市場動態





















height=13 src="/images/arrow.gif" width=13>


class=style4 style3>


color=#333333>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公佈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中小尺寸TFT液晶面板市場,在未來幾年仍可見強勁成長動能。在供應面,日本液晶廠商的主力大多放在中小尺寸面板,因此領導廠商多為日本廠商的天下。相關介紹請見「


href="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 market/eedisplay/eedisplay172.html">中小尺寸TFT液晶面板2005年成長50%」一文。


height=13 src="/images/arrow.gif" width=13>


color=#333333>有產業發展錢景,才會有廠商的競逐,因此,本文首先解析中小尺寸面板產業的中長期發展 趨勢,洞察各類型應用產品別與技術類型別未來的發展潛力與競爭定位。在詳盡頗析台灣中小尺寸面板前四大廠商:勝華、友達、統寶、元太之發展策略,了解營收表現優異的原因。你可在「


href="http://mic.iii.org.tw/intelligence/reports/pop_Doc_promote.asp?docid=CDOC20050602002">台灣中小尺寸面板大廠發展策略分析」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height=13 src="/images/arrow.gif" width=13>

根據MIC統計,2005年Q1台灣中小尺寸面板總出貨量約1億2200萬片,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一成,在產品應用上,行動電話面板出貨量仍達7000萬片以上,佔整體產業出貨比重成長至六成左右。


color=#333333>在「


h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5/5/2/n908165.htm">台灣中小尺寸面板首季總出貨表現搶眼」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src="/images/misc_spacer.gif" width=1>


相關文章
13位元LCD驅動IC設計
數大便是美!
液晶電視倍頻掃描LSI設計技巧
一石二鳥
中小尺寸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概況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 國科會主辦量子科技國際研討會 鏈結國際產學研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3.170.25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