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计算机刚刚发明时,必须用好几个房间来存放真空管级计算机,使用上相当地占空间;后来发明了晶体管,计算机终于可以缩小到放在桌上使用,这时开始有人尝试将计算机做成可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型」计算机,随着计算机制造技术提升,使得今日已经可以轻易买到价廉物美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然而,人们的需求真的就此满足了吗?数年前,微软曾经大张旗鼓推行所谓平板式计算机,希望透过触摸屏的设计,进一步地将笔记本型计算机缩小,虽然最后不是很成功,不过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更小的携带型运算系统有强烈的需求。

最近从电子邮件中收到一个有趣的产品介绍:五枝笔构成的计算机。据说是由NEC开发出来的概念机种,这是一个相当神奇的计算机设计,将整个计算机系统藏在五枝笔里头,包括了一支可以投射出屏幕的投射笔,用来取代笨重的屏幕(即使是已经相当轻薄的LCD屏幕仍是如此);一支笔用来取代体积庞大的键盘,同样利用投射的方式来投射出虚拟的键盘,并且侦测手指的动作来决定输入的字符;这两枝笔巧妙地取代了最为笨重的屏幕与键盘,至于同样笨重的主机,倒是没有什么创意的办法,只是运用设计制造技术来缩小到一枝笔中;另外两枝笔则分别来负责影像输入与通讯功能。如此一来,五枝笔负起屏幕、键盘、主机、影像输入与通讯功能,另外再加上一个可供电的基座,一个体积小如铅笔盒的计算机系统就产生了。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先不论消费者是否接受这样的使用方式 (虚拟屏幕与虚拟键盘),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希望的不是一个「笔记本计算机」,而是一个「铅笔盒计算机」。这样的需求能否达成?可能性其实很大,最近的一个有趣的组织「U3」提供了更大的幻想空间,U3组织主要是由M-Systems发起,SanDisk也是会员之一,U3希望能提供一种软硬件环境,使消费者能够有一个功能强大的随身碟,不管和哪一部计算机相连,消费者都可以使用自己的Office环境,不用困扰于恼人的数据同步,设定复制等等累人的动作,对于大部分使用Office的消费者而言,具备此种能力的随身碟就可以取代笔记本型计算机!

U3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也许U3成功后,下一步就是一个如同寄生虫的随身碟,随身碟可以到处地控制计算机。有人或许担心操作系统大厂微软不见得会支持,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当随身碟也必须买一套操作系统时,微软或许会变成最主要的推动者哩!到了这一天,NB将只会是稀有的产品,只有少部分的人会携带这个笨重的机器。

如此的结论,让我不禁为我刚刚买的第一部NB发愁,也许这就会是我最后一部NB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