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隔空操作,不只WACOM电磁触控笔的稍微悬空拖动滑鼠游标,也不只Microsoft Kinect的影像辨识肢体动作,越来越多隔空性操作出现。
无论是穿透式显示或隔空操作,为的都是提供更方便、更直接的人机互动方式。 |
例如2015年COMPUTEX展上,工研院展示触控投影技术,先用投影机投出画面,而后在画面上触摸摆动,即可操作画面的移位、缩放,甚至切换桌面。台达电(Delta)也展示具两点触控的投影技术,目标在教育市场。
或有业者展示雷射投影的虚拟键盘,事实上这项技术早已存在,但早期使用者反应不佳,认为敲键盘就是要有回馈感、要有弹性,敲在硬硬的桌上怪怪的。但随着智慧手机、平板的触控萤幕使用频繁,人们逐渐可以接受硬敲的键盘,投影方式的虚拟键盘在市场上重新有推行机会。
当然还是有人不适应,所以有业者推出动力回馈(Force Feedback)的触控萤幕,但使用者,但Apple iDevice产品一概没有动力回馈,低价的Android也因省成本而缺乏,动力回馈的普及度有限,有的人还刻意关闭此功能,可能不习惯,也可能追求省电(回馈力量来自驱动马达或压电装置)。
不仅可以敲投影出的假键盘,业者硕擎科技(Serafim Tech)也开始推出雷射投影出的假触控板,模拟一般笔电上的触控板,可以按右钮、左钮,也可以X、Y座标指向操作。
进一步的,Google在Google I/O 2015上展示一种技术,用智慧型手表发出60GHz的高指向性无线射频,而后在射频范围内比出各种手势,而后接收手势的回波,透过运算,即可知道使用者所比的手势,进而对智慧型手表进行操作。此技术Google称为Soli专案,仍在持续研究中,也是一种隔空操作技术。
当然,不是所有隔空操作技术都是成功的,日本家电大厂Hitachi就曾与新创技术公司GestureTek合作,推行影像辨识的电视操控,例如左右摆动手为调整音量大小,上下则为更换频道,到目前为止并不普及,若临时要从25号频道跳到70号频道,就必须频繁摆动手,或改用手指比出70数字形状?但误判机率高,一般人仍习惯用手持遥控器操作。
除了操控外,显示也开始有些变化,虽然初代Google Glass确定无法商品化,但业界仍前仆后继在这领域发展,如巨景科技(ChipSiP)依然推行其SiME智慧型眼镜,与Google Glass一样采行奇景光电(HiMAX)的微投影技术,显示的资讯不会完全遮盖视讯,只是在镜片上投出若干资讯。
不仅是镜片上有穿透式显示,凌晖科技(LWO)也展示贩卖机、橱窗的穿透式显示,使橱窗不只是橱窗,也是个半透明的广告灯箱,事实上过往2012年友达(AUO )即有展示类似概念的自动贩卖机显示器,但当时为黑白,而今则可彩色。
另外,丰艺电子的自动化服务部门Tropox,在COMPUTEX 2015的Intel摊位上也展示其Hubbo自动贩卖机,同样具有彩色穿透式显示功能。
严格而论,穿透式显示也不是新技术,过往的军用直升机、战斗机即有采行,称为抬头显示器(HUD),今日许多汽车也有采行,直接将目前「时速」数字投射至挡风玻璃上,省去驾驶低头观看仪表板,可持续专注于前方视线,以策安全。
无论是穿透式显示或隔空操作,为的都是提供更方便、更直接的人机互动方式,即便未来无法全面普及,估计在教育、展览等特定领域也能有一席发展机会,甚至能与增强实境(AR)、BLE室内定位技术等达到相辅相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