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台北國際電腦展即將落幕,儘管所有參展廠商皆全力以赴,並展現最強盛的企圖與信心,而會場上也如往年一般參觀者絡繹不絕,甚至凱悅、晶華等飯店內的Show Room及小型記者會照樣擠得熱鬧非凡,但是大多數人心中還是納悶著:全球景氣低迷是否已開始觸底反轉?未來之路如何走?目前雖沒有具體而權威的答案,但是在許多場合中仍能聽到各種預測、建議,不絕於耳。

日前,一場以「尋找台灣資訊產業新動力」為題的座談會中,與會者歸結了一些共識,認為資訊或半導體業者有二大可締造成功經驗的法寶,一為堅持更貼近客戶的需求,二為區域性考量。從這場座談會的探討主題來看,與會者試圖為我國資訊產業發展提供建言,這點應給予正面之肯定,但是,如果仔細推敲上述二大法寶,其可行性尚值得商榷。

首先,所謂更貼近客戶需求,其意義是被動性的供給概念,這種市場操作模式其實是比較不適合用在高科技領域上,PC產業之所以興起(無論是硬體或軟體),最大原因應該是其產生了「創造性」需求,是主動性的提供客戶(或消費者)產品,甚至創造使用概念。因此,PC產業在短短十幾年內,橫掃全球,如果當初只是被動性「貼近客戶需求」,那就不可能有叱吒風雲的PC傳奇了。

再者,區域性考量,說穿了,就是後PC時代,資訊產品必須朝多元化發展的應變思考。這股趨勢其實是相當龐大的,以目前來看,這種講求「市場區隔」的策略已在各種資訊家電(IA)產品上看出端倪,但問題是以製造擅長起家的台灣資訊業者,可能因為產品多元化而使得產業結構也將隨著零碎化,在產業外移嚴重的今天,將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大家都喊著多元化及市場區隔的同時,業者應該有更長遠與周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