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開放電信市場以來,三家民營固網開台營運將是今年重頭戲之一。今年台灣電信市場勢必經歷一場爭奪戰,甚至出現重新洗牌效應。

在電信市場開放以後,部分全區業者已呈現壓倒性勝利。同時,業者們在今年即將釋出的3G執照爭取上,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另外,常討論某家固網公司終將為其他同業所併購,之後,中華電信會與另外兩家固網業者呈現「三國鼎立」局面。屆時,我們可想見固網業者將出現合併現象。到時,市場將釋放出不少優秀人才,而這些網路人經過淬煉後,無論在心態上,或經驗上,都更為成熟。也因如此,才能將台灣的電訊網路帶入另一番新境界。

有鑑於國外電信業廠商取得執照不易,再加上國內經濟不景氣持續籠罩之下,台灣業者對資金的需求極可能尋求外資以獲得紓解。另一方面,當台灣進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後,電信市場無疑是外商眼中的一塊大餅。相信外資日後在台灣的電信市場中,勢力也會急速膨脹。例如日本 DoCoMo 入股和信電訊,以及美國電訊設備上市公司 UTStarcom Inc. 得標大眾電訊「低功率無線通訊傳輸服務」一案,分別顯示出外資對台灣電訊市場的興趣,這可見未來「外資干涉」將會愈見頻繁。

至於無線通訊的發展,預估要到2004年,才可能成為市場主流。而有線固網所期待的則是法規明朗化。由於固網業者舖設全島光纖網路,較大的縣市雖然已經舖設完畢,但有些偏遠地區至今仍無法可管。若由政府單位出面解決固網法規,相信今年會有較明確的規定出爐。

所以,一旦固網開台後,將對網路業的衝擊很大,因為固網除了提供語音服務(VoIP) 外,還會提供數據傳輸等數位化服務。因此固網未來介入寬頻、ISP 以及ICP 市場,將勢在必行。也就是說,今年的網路市場將呈現固網與網路業整合新局面。

固網最大競爭優勢在於,由網路接續端 (Access) 向上切入 IDC (網路資料中心)市場。由此可預見的是,較小型的 ISP 業者將首先成為固網業者的下游。早期許多網路業者大多模仿或乾脆抄襲國外 IDC 的產業模式,而未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利基,實在非常可惜。加上這次固網加入 IDC 戰場後,網路業將繼去年底,面臨第二波的淘汰賽。沒有實力者,很快地會面臨淘汰出局的命運。相信這波固網業者與網路公司合縱連橫的動作,今年會陸續浮上檯面。有了高度的競爭,合併或策略聯盟的作法,預料也將持續擴大。「大者恆大」不可避免地將成為電訊網路產業未來的主流。

唯一令我們擔心的是,為了降低固網業者龐大的硬體投資成本,政府可能開放外商投資大門,但其可能勢得其反。業者認為,固網開放以後,可能馬上得面臨與外商競爭的命運,屆時台灣固網業者將有一場硬仗要打,而輸贏結果還未見真章,只待由我們慢慢觀察。

展望西元2001年,待市場汰弱留強之後,好的標的物會自然出現。投資人必須有耐心去迎接這一刻的來臨。且我們也應對電訊網路市場為生活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深懷感恩之心。

(作者吳汶慧為網際先鋒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