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Acer)以每股1.9美元,總價7.1億美元的高價併購了美國第四大的電腦製造商捷威(Gateway)。雙方完成合併後,宏碁的PC年出貨量將達2000萬台,成為世界第三大的電腦製造商,僅次於惠普(HP)與戴爾(Dell)之後。而除了對Gateway的直接收購外,宏碁並取得Gateway對另一家歐洲電腦商Packard Bell的優先承購權,使得宏碁有望透過這次的收購,同時擴展其在歐洲與美洲的業務市場,將是名符其實的「一石二鳥」之計。
宏碁和王建民雙「Wang」的組合,將在美國捲起ㄧ陣台灣旋風(source:engadget.com) |
在此收購案宣佈之前,美國市場一直是宏碁心中永遠的痛。宏碁雖然是世界第四大的電腦商,擁有7.1%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但在美國零售市場的佔有率僅有5%而已,通路與市場的曝光率仍非常不足。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使用的電腦品牌不是惠普便是戴爾,若有機會走訪美國各家企業辦公室和咖啡廳,放眼所及的每台NB幾乎就是這兩個品牌,甚至在美國最大的電子賣場「Frys’」裡面,同樣也看不到「Acer」字樣的身影,連銷售廣告也很稀少。由此可見宏碁在美國市場的經營現況是多麼的舉步維艱,更反映了此次收購對宏碁的重要性。
宏碁集團董事長王振堂表示,這項併購案是宏碁經營品牌30多年來最重要的一次併購案。若合併順利,將可讓宏碁的品牌之路步向另一個高峰。而他個人將持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來經營這次的合併。然而市場卻沒有給王振堂太多的支持,宏碁併購Gateway的消息一出,宏碁當天的股價便應聲下滑,顯見市場投資人對此收購案充滿了許多的疑慮,他們不看好的最主因是收購的金額太高,以及宏碁前幾次在美國市場的收購計劃皆未能帶來預期的成效。
在過去幾年中,宏碁在美國共進行了三次的併購,包含1989年,以50萬美元收購美國一家小型PC維修企業;1990年,以9400萬美元收購美國電腦公司「ALTOS」;1997年,收購了德州儀器(TI)的PC子公司。這三次的收購案最終都已失敗收場,並未如宏碁當時所言,能夠有效提升宏碁在美國的銷售能力。因此此次併購捷威的計畫多數人並不看好,尤其Gateway是一家正在走下坡的公司。
然而「危機便是轉機」,宏碁併購Gateway固然存在著風險,但若整合順利,將可帶來加乘的效益。首先就是零售通路的擴大,過去宏碁在美零售的業務並不順利,而Gatewa卻在此有一定影響力。據統計,至今年上半年,Gateway及其eMachines品牌在美國的零售電腦市場共占18.9%的市場佔有率,並擁有與Best Buy、Circuit City Stores和Wal-Mart Stores等美國大品牌零售商的長期合作經驗,正好可以彌補宏碁的不足;再者為產品的互補,宏碁總經理Gianfranco Lanci表示,合併後宏碁將會保留Gateway現有的品牌,並將宏碁的高階產品法拉利(Ferrari)系列引進。由於Gatewa及eMachines皆為中低階電腦的品牌,若與宏碁的高階產品結合後,其整體產品線將更完整,所針對的消費群也能同步擴大。便有分析指出,這是一個比惠普併購康柏(Compad)更明智的決定。
宏碁與Gateway能否順利合併,還待時間與市場來證明,但先不論其成敗如何,光憑他從台灣出發並堅持品牌的決心便值得我們給他掌聲了。就像「王建民」一樣,能夠站上世界舞台便已是驕傲。巧合的是,同一週裡,宏碁拿下世界第三大,而其品牌代言人「王建民」也贏得該季第16勝,並列大聯盟第一,雙「Wang」成為美國該週最受注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