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本土製造業產能過剩造成中國大量出口產品,但中國衝擊2.0的成因與品項,均較1990年代後期與2000年代前期時的中國衝擊1.0不同。在探討「中國衝擊2.0」對製造產業分工模式的影響之後,本期將進一步討論面對這波中國衝擊2.0,後續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何在。

觀察現今的市場趨向,後續產業發展有三點值得關注。首先,為了規避於中國製造的產品被其他國家課徵高關稅,預期產業將加速把將產能自中國移出,特別是如越南、泰國、印度、墨西哥等,現階段均已享受到供應鏈移轉的紅利。

而廠商於移轉過程中,除了得面臨當地勞工素質不佳、基礎設施落後、以及異地營運管理等挑戰外,還可能面對兩類廠商的競爭。一是中國本土廠商,因為也有從中國出走的壓力,而且移轉目的地同樣是新興國家,所以廠商在這些新製造據點仍須與中國本土廠商、甚或是其帶來的整體供應鏈進行競爭。其二是這些新興國家短期雖然大力以優惠政策招攬外商,但以長期來看,應不甘於只扮演「洗產地」的角色,預期未來仍將伺機扶植本土產業加入競爭。

其次,這波中國衝擊2.0是由中國政府資源大幅轉向製造業驅動,而在振興製造業上,不能不提官方及媒體多次述及的「新質生產力」,其核心概念約略可理解為運用創新科技,對舊的產業賦予新的動能,並且進行大量商品化與產業化,在此過程中,預期中國將篩選一些未來市場具高度需求的高科技產品,以實現彎道超車之目標。

以綠色節能設備與解決方案為例,中國本就因於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方面具高市占率而擁有發展優勢,在產業界均面對淨零排放的高度壓力下,可能就不得不採購廉價的中國製產品,預期歐美國家於管制上將更為棘手。

最後,對中國衝擊2.0的圍堵讓自由貿易變得難以實現,取而代之的是「友岸貿易」,特別是在涉及資訊安全、供應安全的品項,各國會希望與價值理念相近的國家合作。台灣素以「可信任供應鏈夥伴」的形象與全球客戶往來,過去因價格競爭力減損而流失的訂單,未來將有機會因客戶重新檢討採購對象而回流。

此外,值得期待的是,在AI風潮下,各領域客戶普遍認知產品與應用必須結合AI元素才有賣點,因此於產品設計及元件上都對資安的需求日益提升,無形中也更鞏固了台廠作為最佳合作對象的地位。

(本文為林柏齊、洪春暉共同執筆,林柏齊為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為資策會MIC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