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云端转型交叉口 硬体厂商商机再现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5924】

放眼两岸,云端服务商正持续茁壮发展,也带动更多企业开始思考如何进行IT转型。硬体厂商该如何转型为云端服务商?驱动转型的关键需求又是什么?透过转型又能创造什么样的新商机?

到了2025年,全球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是建立在伺服器的计算能力上。
到了2025年,全球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是建立在伺服器的计算能力上。

Gartner研究总监张毅(Matthew Cheung)指出,由于?料中心(Data Center)所包含的服务项目,包括自动化、政策、软体编程、云端服务等,已经成为企业运作的主要支撑,而?料中心的实体层、应用服务,甚至基础设施,都可以透过定义良好的应用程式介面(API)来管理,几乎等同于「软体正在定义一切」。

张毅指出,软体定义的资料中心(SDDC)提供的价值,可以让企业更加灵活的调配基础资源,用来加速创新,也可因此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因此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如优步(Uber)的行动叫车服务,就是透过?料中心与行动装置连结,采用网路虚拟化(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所提供的应用服务(SDx),得以让许多服务理念迅速实现,相关的安全设计也能够贯穿其中,服务流程自动化的程度也因此大幅提升。

张毅指出,Gartner预计到了2020年,至少会有70%的新应用开发专案,会部署在云端基础架构上,远较目前的10%来得高,也将会成为企业IT业务转型的先决条件。现在甚至可以说「每一家公司都要成为软体公司」,如何利用SDx技术供应商,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SDx也因此重新定义新的企业价值,如高敏捷性、成本控制力、云服务是否就绪、能否快速上市、可扩展性、模组化等,举凡数位服务、物联网、业务流程、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业务,都必须仰赖SDx及SDDC。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田宇(Uko Tian)则是进一步分析两岸云端服务商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资料中心,面对中国大陆本土业业者的强力竞争,台湾企业的挑战与契机又是什么?

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了2025年,全球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是建立在伺服器的计算能力上。田宇指出,企业必须了解,是什么因素正在推动伺服器市场的变化?竞争格局会如何演变?厂商要如何定位,才能抓住中国的市场机会?

田宇指出,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不断成长的区块,主要是集中在超大规模的企业,如中国大陆市场的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及腾讯,以及提供各种网路服务的企业(xSP),两者都有10%以上的成长表现。由于相较于大型或中小企业,xSP的预算约束较小,且对于降低IT复杂度的需求更高,也更在意部署时间对创造营收的影响,相关软硬体商机浮现的空间也因此比较大。

但想要抓住中国大陆的资料中心市场商机,田宇建议企业一定要好好设计完整的的售后服务战略,因为中国大陆市场不像欧美先进国家,已经有相当完整的第三方服务体系,通常会希望供应商能够直接提供最完整及最迅速的服务。

田宇建议企业,应该要设法从传统销售模式,转型为价值驱动的销售模式,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才能积极渗透到垂直产业的市场之中。

關鍵字: 雲端儲存  企业储存  Gartner 
相关新闻
从EtherCAT到边缘AI 泓格展现自动化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正快速导入云原生技术 以加速业务关键应用程式
Nordic上市nRF Cloud设备管理服务 大幅扩展其云端服务
Broadcom推动VMware生态圈标准化 为合作夥伴创造更大价值
Pure Storage云端区块式储存专为Azure VMware Solution设计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 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战 意法半导体的边缘AI永续发展策略
»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 分众显示与其控制技术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韧体开发套件 : MCC Melody简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M5WVIWCSTACUK0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