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Xilinx支援布里斯托大學智慧網路實驗室打造5G都會網路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8年03月22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7601】

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智慧網路實驗室運用賽靈思晶片技術,部署及展示全球第一個端至端的5G都會網路。此可編程且具彈性的5G網路測試平台包含5G NR無線電頭端,連結到5G虛擬化基頻處理池,其間使用多種具動態低延遲聚合(aggregation)與彈性頻寬配置技術的通訊協定,來運用端至端的SDN控制環境銜接到光纖回程線路。

布里斯托大學智慧網路實驗室運用賽靈思技術為都會連網建構彈性可編程的SDN控制5G網路測試平台。
布里斯托大學智慧網路實驗室運用賽靈思技術為都會連網建構彈性可編程的SDN控制5G網路測試平台。

此次5G網路測試平台展示了涵蓋超連結(hyper-connected)智慧城市環境、擴增實境、自動運輸、智慧旅遊等使用情境。此計畫由英國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CMS)資助。

第五代無線存取網路預期能在2020年後可以滿足各種新使用情境與應用的系統與服務需求。為因應2020年資訊化社會的需求,5G網路首要工作就是串聯各產業及促成新型服務。第四代技術或4G LTE的焦點集中在使用者與場所的通訊及資訊分享,而5G則將範疇延伸到各種機器,並在4G通訊與資訊分享的主題之外,進一步加入可靠、彈性控制及監控,這樣的轉變對系統需求及設計原則產生深遠的影響。5G願景涵蓋並觸及我們生活的每個環節,從我們如何製造、生產、運輸、儲存及消費商品,到過程中的能源與環境管理,一直涵蓋到生活、工作、通勤、娛樂及休息的方式。

布里斯托大學智慧網路實驗室主任Dimitra Simeonidou表示:「我們接下了在布里斯托設計與部署全球第一個5G都會網路的挑戰,並於3月17至18日向各界展示各項服務。我們的架構核心在於網路邊緣的彈性與可編程能力,包括流量聚合與運算,及整個基礎架構中由硬體運行的網路功能也具備解構(disaggregation)能力。為支援上述架構,我們大量運用了賽靈思的平台技術。我們的5G開放硬體解決方案具備完全可轉移性,目前已計畫部署到英國與歐洲其他城市。」

在推動5G概念性驗證、測試平台,以及涵蓋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MBB)、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URLLC)、以及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MTC)等使用情境的早期商品化測試方面,賽靈思的All Programmable FPGA與SoC晶片將扮演關鍵角色。商用矽晶片並不存在,且ASIC在早期5G標準化階段是無法實施的。以賽靈思All Programmable FPGA與SoC為基礎平台,其關鍵價值是這些系統能動態地改變用途,來支援任何功能和強化演算法建置,以解決各種不同的使用情境。

賽靈思通訊事業部副總裁Farhad Shafai表示:「賽靈思長期推動創新、產業標準、概念性驗證、測試平台,並成功推動技術相容商品化,來配合持續演進的技術標準,並因應市場對連網與頻寬快速增長的需求。賽靈思為眾多市場領先技術的供應商,包括通訊、雲端運算、工業、汽車、醫療、廣播、以及公共安全。邁向5G的大趨勢是一項獨特的機會,賽靈思將發揮累積數年的跨市場領先優勢及技術投資,協助業界因應2020年連網資訊社會的各種需求。」

關於智慧網路實驗室

布里斯托大學的智慧網路實驗室是網路研究的重鎮,期望能解決社會與工業面臨的各種挑戰。結合200多位專家及先進實驗設施,該實驗室針對光學與無線通訊領域進行尖端技術的研究,並在軟硬體協同設計方面採取獨特的全盤策略,藉以解決全球網路演進所遭遇的關鍵問題。該實驗室的創新研究涵蓋端至端、有線到無線網路設計與最佳化,藉以推動數位生活與通訊的疆界。以往在執行5G研究累積了傑出的成績,特別在光纖與5G覆蓋方面,其最好的證據就是獲得包括英國政府、歐盟、以及產業界的資助(包括EPSRC TOUCAN、INITIATE、NDFIS、歐盟:5G-Xhaul計畫、5GPICTURE、mmMAGIC、FUTEBOL、FLAME 、以及5GinFIRE實驗設施與英國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部)。

關鍵字: 5G NR  Xilinx(賽靈思
相關新聞
貿澤供貨AMD/Xilinx Kria K24 SOM符合工業、醫療和機器人應用
AMD在價值鏈中強化企業責任 展現推動永續發展承諾
AMD推動新成長策略 瞄準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解決方案市場
AMD擴大高效能運算研究基金 助力研究人員解決全球艱鉅挑戰
AMD完成收購賽靈思 競逐1,350億美元規模市場商機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 「冷融合」技術:無污染核能的新希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3.140.20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