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國家毫微米實驗室發表面板系統技術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01年07月27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3873】

國家毫微米實驗室26日發表新製程技術─面板系統技術(system-on-panel),可將驅動IC、記憶體等電路直接製作在顯示器面板上,可望降低成本至少五成以上,預計六年至10年後量產,台灣是第一個成功完成這項新製程實驗室研究的國家。

國家毫微米實驗室副主任黃調元表示,面板系統技術雖然在30年前即已提出,但是由於高漏電流的缺點,致無法商品化量產,如今加入副閘極的設計後,可以有效降低元件的漏電流,其電流的開關比可望達到100萬倍以上,目前已積極申請專利中。

黃調元指出,未來液晶顯示器製程朝向面板系統技術發展是可以確定的,可將驅動IC、記憶體等電路直接製作在顯示器的面板上,可節省購買IC的成本及封裝的成本,並讓系統電路設計更簡易、減少系耗電量及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可望降低生產成本至少50%以上。

黃調元表示,傳統TFT-LCD面板材質大多採用非晶矽組成,製作過程較繁雜,且需要較高的製程溫度,由於驅動能力較差,因此必須外接驅動IC,不僅生產成本較高,並增加運作時系統的耗電量。

面板系統技術可望取代傳統摻雜 (doping)的方式,使用同一金屬材料作為電晶體的源(Source)/汲(Drain)極,如此可簡化製程步驟,有助於降低成本及製程低溫化的發展,玻璃材質不必因為高溫製程而必須採用高成本的耐高溫玻璃,有效降低材料成本。黃調元指出,目前面板系統技術雖已開發成功,但仍僅止於實驗室階段,尚需相關的周邊元件配合,預計未來六至10年後才可望進入量產階段。

關鍵字: 面板系統技術  國家毫微米實驗室  LCD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智慧控制點亮藍牙照明更便捷
» 適用於整合太陽能和儲能系統的轉換器拓撲結構
» 光電系統測試的運動掃描和數據收集方法
» 先進光學感測技術協助實現汽車智慧表面
» 打開MicroLED說亮話 進軍商用市場指日可待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IBLMNC6STACUKN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