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隔行如隔山 醫療智慧化仍須溝通整合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678】

醫電產品由於資通訊技術的整合,逐漸趨於可攜式、精密化、複雜化及容易操作的特性,逐漸邁向「智慧醫療」發展,而各家廠商也卯足全勁推出相應產品;但這些設備是否真的符合醫護人員及病患的需求,似乎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無論如何,「溝通整合」仍是系統發展的不二法門。

/news/2014/01/15/1130313190.JPG

藉由通訊、電子、資訊系統、檢測軟體、居家看護輔具等跨領域效能集其大成,許多資通訊廠商正積極跨入醫療市場,紛紛積極整合相關技術,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為目標,期望讓優質的醫電產品成為醫療診治時的專業之佐。

這些所謂的「醫療電子」產品,多泛指是結合電子、光電、機電等多功能技術,能夠為人體診斷、治療、減輕、預防疾病及復健,並且通過電性安全規範的醫療器材及其組件。

智慧化醫療電子商機大

醫療電子逐漸邁「智慧化」,前述各項產業都視為一大商機,不但擁有系統整合能力的綜合型系統廠商考量規畫,提出相關解決方案,而單一系統提供者的專業廠商,也多開始思考其產品介入醫療系統的可能性;但基於所有的醫療相關儀器皆在於促進人類的健康,甚至是預防重於治療,因此在開發效能時皆須符合特定的標準、管理、應用及校正,其相關技術亦須面面俱到位,才能夠見到整合效益。

但廠商看見商機的同時,是否真的了解各類應用的真正需求,才能提供更完整而合宜的系統,達到醫療或健康層面的目標。

前面提過,由於全球人口趨向於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常罹患的慢性與退化疾病患者也跟著增加,高醫療費用持續攀升,加上少子化趨勢與個人健康漸受重視等影響,健康照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不論是醫療器材、居家輔具或行動輔具,資通訊技術已漸漸在健康照護產業的應用領域伸出觸角,藉由個人生理資訊與無線通訊技術的結合,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以符合醫療保健需求,同時促進照護資源應用和減少社會及醫療成本支出,期望落實「在地老化」的目標不再是空談。

智慧醫療的第一個面向,就是「遠距照護」。遠距健康照護系統包括居家式、機構式及社區式的服務模式,目前大多屬於固定場所的居家照護應用,多少限制了感測者的活動範圍,當感測者的生理異常及發生意外時,並無法真正隨時進行監控以防突發狀況;透過系統設備的整合協調、創新服務模式及法規限制,採用異常偵測、即時定位追蹤和警示管理等功能,以迅速提供個人生理資訊來確實判讀及掌握所在的情境,的確可以減少緊急救援所需的寶貴時間。

此外,整合性健康資訊網絡已成為未來發展重點,這也是智慧醫療系統的另一個面向。台灣在資通訊產業具有技術優勢,加上半導體IC設計的進展,因應預防、健康管理與分散式照護等進展的態勢,建構以照護者為中心的健康照護共通平台,電子病歷、電子健康紀錄迅速發展,資源整合的創新思維正帶動醫材與服務的創新模式,新穎的設備及整合型解決方案因應社會大眾的需求而產生,預計在未來幾年之內,將成為整體市場的商機所在。

整合電子與醫療器材資源進行最佳化運用,多透過異業結盟或產學合作計畫,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夠避免資源不必要的耗損浪費。像是2011年台灣大學、台大醫院與聯發科合作成立創新醫電中心,分為生醫信號處理、無線暨醫用系統、生醫感測積體電路與國家級卓越臨床試驗四大計畫群投入研究,投入醫療電子元件及系統研發,期望成為世界級的醫療電子研究中心。

此外,也見到多家醫學院所積極整合各領域知識與資源,各自投入所屬的醫療體系發揮所長;產學合作可以讓醫學研究得以技轉或落實,協助醫療資訊化軟硬體廠商、以及醫療電子產業廠商建立專業優勢力。

尤其「醫療照護」屬近年政府積極發展的六大新興產業範疇之一,醫療電子邁向智慧醫電,不論是切入高階醫療電子產品或應用先進醫材,來建立健康資訊平台的創新整合服務,台灣都擁有相當的利基。當進軍國際市場勢必面臨國際大廠環伺及專利佈局的限制,輔仁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黃執中表示,在國際市場中,醫電產品仍然可以優良品質取勝,以提升高階醫療電子產品品質來建立台灣品牌知名度,搶攻全球醫電市場。

新一代的跨領域智慧醫療系統產業正步步成形,產業鏈結構亦隨之變化,相較於如何提升相關產品的即時準確讓使用者易於操作,如何讓整體系統中的個人生理資訊具有連續性與可用性,甚至是被醫療機構所認可的共通性,同時能夠維護個人資料的隱私安全,將成為未來發展智慧醫療系統帶動健康照護產業升級時的重要挑戰,而這也是目前台灣廠商的一個尷尬議題。

此外,雖然廠商積極參與智慧醫療領域,但依據目前現況所設計出的系統設備,是否真的能夠滿足醫療或健康照護機構的需求,「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號」的形容,或許是現在智慧醫療系統在醫療電子產業中的最大困境與契機。

問題在於,資通訊與IT業者意欲投入其他應用市場,雖見其興致勃勃,卻仍常見到「雖知門在那裡,卻不得其門而入」,讓許多業者踢到鐵板的窘境,資通訊與IT技術雖然帶給人們高度的便利,在產品開發上,乍看之下雖然有相當高的實用性;但投入市場後,業者們卻也發現不符客戶們的期待,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像是目前時下相當熱門的技術,的確對醫療應用有加分的效果,對資通訊業者在開發上並無太大的困難,但現況產品就是不符醫療從業人員的需求。

由於IT業者會從自身角度出發來進行產品設計或開發時,測試效果雖好,但問題並非產品的易用性或是性能。考量到醫療從業人員的心理、醫院的運作流程與醫護人員實際的工作情形,既有的資通訊或是IT技術必須避免更動既有的運作流程,同時也不能增加醫護人員的額外負擔,如此所設計出來的系統或是解決方案,才有機會進一步導入醫院體系,這的確需要IT設計人員與醫護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雖然醫療業這幾年成為各IT廠商鎖定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主要原因當然是看準醫療產業的龐大商機,不過比起其他應用,醫療的專業需求更為艱深。以第一線執行健康及醫療照護的人員來說,智慧醫療的導入,對其而言影響最深。

醫院這幾年快速導入各種IT設備,不過這些設備真的是基層醫護人員所需嗎?中山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曾志仁分析,傳統的IT設備的導入,由於必須改變醫護人員的使用習慣,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讓醫護人員接受。醫療專業不足且對基層使用狀況不甚瞭解的 IT 人員,如果要設計出完全符合第一線醫療人員所需的設備難度很高,感覺就像盲人摸象。他認為如果設計人員只能把醫院 IT 部門的要求,加上自己的經驗或想像,絕對無法做出適合的產品。

實用才重要 溝通整合設計好醫電

這些實務上的問題非常多,在第一線的醫院IT人員都不一定完全瞭解,更何況是非專業的系統整合商,系統整合業者必須真正深入第一線,才能設計出最符合醫療產業所需的設備,否則現在這樣只是『邊做邊修正』,徒然浪費時間和資源成本。

以目前現在最紅的平板電腦為例,很多醫院都急著將iPad之類的平板電腦導入醫療流程,但這樣的設備是否真的適合醫療環境使用?導入平板電腦的做法,主要是整合醫院資訊管理系統的「無紙化」思考而生,但讓醫生或護士拿著一個十吋左右尺寸的平板電腦,真的符合醫療流程嗎?

醫生在巡房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觀察病患的狀況,那時候是必須將雙手空出來的。」曾志仁指出,由於「觸診」是醫師巡房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如此平板電腦要放在哪裡?「這個十吋的電腦,口袋放不下,也不能掛在身上,放在身旁的最有可能的發展,就是遺失。」他認為,智慧醫療設備最重要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不要增加醫護人員的負擔。

除了規格,平板電腦對醫護人員的另一個難題,就是觸控,板電腦都是透過在螢幕上「按壓」來進行控制,但觸控的靈敏度,就讓醫護人員相當擔心,由於所有的醫囑指令絕對不能出錯,但觸控的穩定性與除錯機制的確讓人擔心,現況上以消費型平板電腦進行醫療應用,在曾志仁的眼中,的確是「有些危險」,如果準確性與除錯效率無法提升,對醫護人員來說,仍不是完善的醫療電子設備;當然,系統整合問題,也是另一項考驗。

隨著無線通訊的迅速進展,讓醫療電子產業的應用範圍漸廣,也為產業界創造了不少新商機。但隔行如隔山,智慧醫療產品必須滿足醫護人員及病患的需求,如何設計一個多方皆宜的產品,「溝通」仍是整合需求的唯一法門。

關鍵字: 醫療電子  工業電腦 
相關新聞
SCHURTER碩特參展ICMD 展示創新醫療技術
經部攜手產官研醫 打造亞洲高階醫材生產研發中心
【新聞十日談】電子技術持加 醫療科技起飛!
生策會與英特爾簽署MOU 促進台灣醫療技術創新發展
NVIDIA AI Enterprise協助研究人員與醫院成功鎖定癌症目標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POS功能不斷強化 搖身化為智慧零售最強助手
» 以模型化設計AUTOSAR/ISO 26262標準Hybrid車電池管理系統
» 節能已成當務之急 智慧電網勢在必行
» 零售4.0時代來臨 POS角色需重新定義
» 透過建模與模擬優化電池性能設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5.195.10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