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崛起,是否代表了軟體公司擁有發語權,可以當老大,主導規格讓代工廠為其作嫁?坦白說,以現在的產業環境,高階智慧型手機產品訴求「美觀、輕薄、成本低」,歷史悠久的手機大廠都要幾經調教才做得出來了,一般軟體公司實在很難面面俱到。但在中國也許是條活路,如果小米把目標放低,不要鎖定「超越」高階機種,這場仗也許會打得更漂亮。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說,中國市場是開放的,因為不一定需要跟電信商合作;但中國市場也相當封閉,外商在這裡總是容易水土不服;這正是小米的機會。
不過,台灣廠商可別一股勁亂學。出了中國,軟體商定義硬體的例子可能成功率就不高。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林柏齊說,小米手機的崛起,映證了中國山寨機、白牌機的硬體能力很強,但卻缺少軟體的靈魂;兩者合以對照,正好是中國手機產業的一體兩面。歐美國家的手機品牌,軟硬整合度都很高,不太可能出現類似的狀況。至於台灣,雖然以硬體見長,亦較缺乏整合力,但台灣內需市場小,小米科技若生在台灣,必須走出國際,但走出國際意味著要面對大廠專利訴訟,風險更大。總體而言,林柏齊認為,小米科技是中國山寨產業下所映照出的特別現象,也許可能成功,但「只可能在中國大陸發生」。
小米手機的未來是成或敗,看似與台灣無關,然而事實上可沒這麼簡單。就算最後小米科技被舊時代的抵抗給摧毀,但它確確實實,是扭轉時局的一聲槍響。小米手機的發展,點醒台灣產業:智慧型手機傳統產業化,別再執著於低毛利了!再來,未來世界網路社群、服務為王,就算小米沒有成功,未來的發展趨勢絕對也是往此方向走。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期零組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