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台日智庫共同發表全球變局下的合作新契機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534】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RI)從2012年起即長期合作因應策略研究,2019年面臨全球政經環境驟變,帶來台日產業轉型衝擊,雙方共同鎖定「全球新變局下台日產業革新」主軸,從台灣與日本角度切入,探討台日產業如何因應全球新變局,找尋新的合作模式。

資策會MIC側重於「台灣產業與國際鏈結」;三菱總合研究所(MRI)則從「電機電子?業創新商模」與「智慧農業展望」角度切入,由多位各領域專家從政策、產業層面進行剖析,攜手為台灣與日本找尋產業革新解決方案。

受到美中關係轉變、區域經貿協定重構、新興經濟體消費勢力抬頭、產業數位革命,以及數據快速成長與保護意識升高等大環境變化驅動,台灣產業面臨供應鏈重新布局的考驗。

日本也同樣受到美中貿易效應影響,面臨電機電子產業革新議題;除此,少子高齡化向來為台日社會共同面臨的長期待解難題,三菱總合研究所(MRI)解析日本智慧農業發展現況,並展望未來高科技發展帶動農業產業革新。

三菱總合研究所(MRI)表示,日本電子電機企業面對大環境變化,以穩固本身強項為宗旨,推動事業方向的選擇與集中,從製造業跨到服務提供領域,由「銷售單一產品」到提供系統、服務。為迅速因應市場的多元與複雜性,不少企業開始與外部合作,台日企業合作模式也面臨轉型,從以往在製造領域互相截長補短走向各自發揮強項,朝向製造業部份合作、服務與解決方案部分合作的模式轉變。

除了電子電機產業,三菱總合研究所(MRI)也高度關注日本農業議題,面對少子高齡化與自給自足率提升的挑戰,雖已累積不少智慧農業案例,多數仍停留於效率提升與人力替代服務,未來關鍵技術進展如AI、機器人的提升,預期將帶動智慧農業跨足人類能力極限以外的領域,並可望開創基礎建設整建、製造、資通、資訊處理等領域商機。

全球政經環境驟變之下,台灣同樣面臨產業革新挑戰。資策會MIC針對整體環境提出五大預測:

(1)美中貿易對話常態化

(2)區域FTA形成,影響產業供應鏈重組

(3)產業數位化發展帶動數據產生與流通的安全性需求提升,各國成立數據保護政策,影響企業據點設立與合作夥伴選擇

(4)新興國家消費力開始顯現,供應鏈佈局思維轉變,出口導向不是唯一的選擇

(5)工業4.0帶來消費與生產模式的質變,開啟重新設計供應鏈的契機。

對照台灣產業現況,有九成資訊硬體產品、網通設備與手機在中國大陸製造,現階段供應鏈為配合客戶要求而進行轉移生產或組裝基地。

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指出,中長期觀察來看,物聯網、大數據分析、AI、3D列印等創新科技的融合,有利於製造基地設立條件彈性的提升。建議台灣應思考佈局區域化與全球化,鑲嵌互補的彈性製造出貨模式,藉由美、歐製造業回流政策驅動,加入該科技生態系成為合作夥伴,透過合作鏈結歐美日等國家創新研發能量,投入新科技、新興領域發展,重新定位台灣於全球產業鏈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株式會社三菱總合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MRI)為日本國家級智庫,除了協助日本內閣、地方政府進行政策分析外,也提供日本企業諮詢服務,研究範圍包括:總體經濟、創新政策、產業與市場策略、都市與城鄉發展、開放式創新、資通訊、能源、科學與技術、社會議題等。

關鍵字: 資策會 
相關新聞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為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則
資策會四項創新技術勇奪ASOCIO DX AWARD獎項
資策會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趨勢 助企業導入生成式AI應用
以運動數據折減保費!資策會攜手產業首創健康運動型外溢保單概念
生成式AI發展前瞻 資策會攜手專家解密趨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8.121.7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