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不侷限MEMS感測器 感測集線器有無限想像
 

【CTIMES/SmartAuto 姚嘉洋 報導】   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6923】

談到感測集線器(Sensor Hub),產業界能夠連想到的晶片供應商,大多就是ST(意法半導體)與NXP(恩智浦)等大廠,而我們知道,在消費性感測器元件市場中,ST居於領導角色,所以連帶的,ST在感測集線器市場也居於一線位置。事實上,市場出現感測集線器的說法,約莫也是由ST所傳出,在當時,九軸感測器正開始為諸多智慧型手機大廠所採用。

ST MCU部門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
ST MCU部門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

只不過到了後來,隨著蘋果在先前新款iPhone推出時,提到了協同處理器M7的存在,這也讓感測集線器的重要性變得更加重要。接下來的問題是,感測集線器在未來會面臨哪些挑戰?ST MCU部門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談到,隨著Android的版本不斷更新,這對感測集線器而言,不啻是一種挑戰。

但對於感測集線器而言,最基本的要求,不外是功耗更可以再持續下探、性能提升與軟硬體整合的最佳化。以降低功耗為例,Google在去年所發布的Android 5.0(代號為Lollipop;棒棒糖)版本中,就針對延長電源壽命提出對應作法,同時也希望該版本能無縫搭載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車用電腦與穿戴式裝置上,既然應用範圍涵蓋了穿戴式裝置,功耗的問題就不能視而不見。

過去業界對於感測集線器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與以MEMS(微機電系統)感測器的搭配為主,但楊正廉談到,由於感測集線器的應用也會慢慢移動到物聯網應用領域,所以如果將感測集線器侷限在與MEMS感測器搭配,格局就會縮限許多,對ST而言,不論是MEMS感測器或是其他類別的感測器,甚至是諸多無線技術的支援等,ST的MCU(微控制器)都能滿足相關的系統設計。所以,ST看待感測器集線器的方式是,ST的MCU將肩負起所有感測器與無線技術方面的工作的運算,涵蓋的應用範圍只會更加廣泛。

至於目前市場上有其他半導體業者打算進攻感測集線器市場,面對這種情況,楊正廉笑稱,就他觀察,似乎還是ST居於較為明顯的領先位置。即便市場上有業者強調在功耗上可以遠勝MCU架構的感測集線器,但就實務而言,除了硬體之外,軟體的協助與後續支援服務也都必須到位才行,再者,ST的MCU可以動態調整核心時脈,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處理所有感測器的資料後,再進入休眠狀態,這種作法也能相當省電。

關鍵字: 感測集線器  MEMS(微機電物聯網  Android  穿戴式裝置  ST(意法半導體
相關新聞
ST協助實現AIoT萬物聯網 遍布智慧化各領域應用
ST汽車級慣性模組協助車商打造具成本效益的ASIL B級功能性安全應用
意法半導體RS-485收發器兼具傳輸穩定性與速度 適用於工業自動化、智慧建築和機器人
SiTime專為AI資料中心設計的時脈產生器 體積縮小效能提升10倍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同步整流控制器 提升矽基或氮化鎵功率轉換器效能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STM32產品大躍進 意法半導體加速部署智慧物聯策略
» 221e:從AI驅動感測器模組Muse獲得的啟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20YOWXWSTACUK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