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BIM解决方案开启建筑业数位转型契机 打造有感的智慧城市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5731】

建筑资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逐渐成为建筑营造业的整合协作平台。除了颠覆传统营造流程,BIM在永续维运规划、建物资料整理、维运标准作业流程建立以及人员的训练等全建筑营造生命周期中,都以其3D视觉化的资讯界面正逐步翻转营建业。

根据台湾BIM联盟2019产业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BIM能增加资讯传播速度、增进协同作业能力,并有超过六成以上的回应认为BIM能提高工程利润、带来成本效益,有效控制工程剩料。更重要的是,BIM能打造建筑生产履历,让建筑自规划、验收,乃至後续的营运阶段皆自动化与透明化。

「BIM是创造智慧城市等数位化环境与智能发展的基石,被先进国家视为提升建筑产业与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契机之一,并以政策主导积极推广。当今建筑业不断面临挑战,我们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台湾建筑业应该朝向结合BIM与人工智慧物联网 (AIoT) 彻底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资讯整合应用的大转型,才能创造建筑产业下个十年的光荣愿景,」台湾建筑中心周光宙董事长指出。

「当今建筑业不断面临挑战,我们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利用科技提升生产力,以因应产业趋势,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建筑中心近年与欧特克密切合作,开发在地化钢构接头元件、新建住宅性能评估辅助设计、协作及管理平台整合等;而欧特克在3D设计、工程软体的协作整合能力与在地化开发的决心,相信可以协助台湾的建筑产业完成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智慧建筑的营运与过去传统建筑管理不同,而BIM是智慧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秉持着欧特克一直以来的企业理念,我们致力於打造能够帮助建筑产业尽情挥洒创意的软体,」欧特克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邵建表示。

「欧特克的BIM解决方案可以管理以及优化建筑专案,同时有助於减少风险、提升品质。并将台湾实务应用面的种种情况纳入考量,采用数位制造的方式,助力提升台湾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全力推动台湾建筑产业的数位转型,以期协助每一个投资产生最大的价值。」

在2019年完工的桃园市社会住宅自规划设计、施工至竣工以及後续营运维护,皆采用BIM技术,更首创结合BIM 3D模型以及360度实体看屋技术的社会住宅营运管理系统。预计於今年10月完工的台北市瑞光社会住宅亦全程导入BIM技术应用,模拟微气候分析、执行电子审查作业、於施工阶段使用4D施工动画模拟,并且提供模型整台平台WeBIM Sync让统包团队於单一模型进行设计沟通。

在台湾不乏许多导入BIM的重大工程案例,举凡高雄凤山车站改建工程、高铁新建苗栗站、桃园第三航厦及桃园草漯市地重划等。透过BIM模拟出建筑或公共工程的3D模型,协助规画者能做到精准设计,及早发现设计整合时可能遇到的冲突,并加以排除,以科技应用实质改善生产效率,提供团队创造更多加值服务的可能,实现建筑创新,加快产业数位转型的脚步。

为了推广BIM相关应用,财团法人台湾建筑中心特别联合台湾欧特克主办以「BIM肩向前 共创智造建筑新未来」为题的「2020建筑产业趋势论坛」,从9月8日起推出线上分类课程,并在9月29日邀集产官学研的专家,就设计、施工、营运管理等面向提供产业及技术新知进行专题演讲直播,并接续举行综合座谈针对BIM技术优化施工流程的应用做更广泛的讨论。

關鍵字: 欧特克 
相关新闻
工研院与台湾欧特克签署合作备忘录MoU 建构完整智慧机械云平台
推动营建产业数位转型 欧特克签署4 MOU拓展BIM应用层面
放眼智慧建设大未来 欧特克与台湾建筑中心签订MOU
欧特克携手逢甲大学举办Autodesk Panorama训练营
制造业设备大吹智能化风 六大厂商剖析工业4.0未来趋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 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战 意法半导体的边缘AI永续发展策略
»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 分众显示与其控制技术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韧体开发套件 : MCC Melody简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K6XKEA2STACUKO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