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聯齊科技聯手台電 打造用電有感綠生活體驗
響應全球減碳趨勢

【CTIMES/SmartAuto 陳玨 報導】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312】

用電看得見!響應全球減碳趨勢,鼓勵人人從 1% 簡單的目標開始,改變日常用電習慣與培養用電意識。從「善用每一度電」的願景出發,聯齊科技(NextDrive)攜手台灣電力公司舉辦「1% 能源行動家」免費體驗活動,首創用LINE「看見」家中用電,在電費帳單還沒寄來時也能時時刻刻掌握花費!消費者能一次享有電力報告隨點隨看、電費預算一鍵設定,以及能源行動御守貼心推播聰明用電小撇步等功能,讓用電變得簡單有感!以看見用電為基礎,未來將致力推動更全面且多元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透過電力與家居生活的結合,實現智慧生活新樣貌。

聯齊科技NextDrive主打隨點隨看電力報告、一鍵設定電費預算、專為聰明用電打造的能源行動御守等功能,創造有感的用電體驗!
聯齊科技NextDrive主打隨點隨看電力報告、一鍵設定電費預算、專為聰明用電打造的能源行動御守等功能,創造有感的用電體驗!

根據統計,若全台灣住宅部門能共同節約 1% 電力,全台一年就可節省約 5 億度電,相當於省下 101 大樓 25 年的用電量。聯齊科技透過響應「捐 1% 給地球(1% for the Planet)」註1的精神,期盼氣候倡議不限於企業推動,而是鼓勵每個人、每個家庭從小而簡單的方式展開 1% 能源行動,也邀請消費者一同參與這場社會實驗。藉由「看見用電」重新檢視自身的用電習慣,培養用電意識並身體力行,讓減碳觀念內化為生活習慣,共同為台灣能源轉型盡一份心力。

每次收到電費帳單卻對電力消耗在哪裡摸不著頭緒?聯齊科技運用聊天機器人,打造全台唯一用 LINE 就可看見用電的全新電力管理服務。「NextDrive 聯齊科技」LINE 官方帳號 ,內建可愛討喜的能源小精靈Eco,統整家庭日常用電資訊。透過簡單易懂的視覺化圖表,讓所有電力資訊皆一目瞭然,還能比較不同時段的用電變化與趨勢。 讓消費者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甚至尚未收到電費帳單,只要一機在手 ,出門在外也能隨時隨地追蹤居家用電狀態。能源小精靈 Eco 將不僅進駐每個家庭打理電力大小事, 全年52 週搭配每週一個能源行動御守,告知「聰明用電」的小撇步與觀念,包含「家電使用秘笈」、「公共能源行動」等,以更簡單有感的方式為地球做出更友善的用電選擇,每個微小能源行動的積累將有望為台灣能源環境帶來巨大改變。

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表示:「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徹底翻轉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樣貌,家庭用電型態也隨之改變。現在,透過 LINE 能以更直覺、更便利的方式掌握用電狀況,就好比一本『電力存摺』般清清楚地記錄所有用電與花費資訊。我們很高興能與台電深度合作,並期盼藉由這項以能源為主軸的社會實驗,帶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家庭能源管理體驗。」

台灣電力公司配售電事業部執行長兼副總經理王耀庭指出:「能源轉型與減碳議題已是國際趨勢,台電也正積極轉型強化能源管理能力,不單是提供穩定的電力能源,更期許創造有感的用電體驗。非常期待與聯齊科技共同推廣家庭能源管理應用,從用電數據發展更多有價值的新型電力服務。」

本活動將分為兩階段依序開放消費者免費報名,即日起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止受理已安裝智慧電表之社區團體報名,2022 年 1 月後開放個人住戶申請,欲瞭解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活動網站:http://url.nextdrive.io/DJwO0 。

關鍵字: 能源行動  能源管理系統  聯齊  台電 
相關新聞
台電首賣自建離岸風電 推小額綠電彈性購買新制
台電與EPRI合簽MOU 將從3大面向共推淨零轉型
台電首賣小額綠電 助攻中小企業能源轉型
創意電力設計競賽今開跑 台電瓩設計獎徵高手過招
橫河電機能源管理系統為澳洲Yuri綠氫專案增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AI時代常見上網行為的三大資安隱憂
» 物聯網結合邊緣 AI 的新一波浪潮
» 以低軌衛星實現定位導航應用 是現實還是炒作?
» 低功耗通訊模組 滿足物聯網市場關鍵需求
» 利用現代化GNSS訊號提升通訊網路時序準確度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MB88SJGSTACUKX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