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AI的到來,經濟部配合行政院「臺灣AI行動計畫」,由資策會規劃「產業出題x人才解題」AI實兵培訓機制。集合Google、台灣微軟、NVIDIA、自強基金會、緯育、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資策會等國內外專家,加速推動產業智慧化。
|
/news/2018/05/24/1804048670S.jpg |
賴清德院長於現場表示,透過產業提出現實的問題,讓經歷培訓課程的AI人才或新創團隊,直接參與產業實務運作,讓產學界接軌。並運用軟體創新與創業為拉力,讓臺灣成為AI創新樞紐及全球智慧科技大國。
而經濟部沈部長則從實務面探討,從機器運作過程中所蒐集的巨量資料(Big Data),經由雲端服務到大數據分析,將能優化既有生產流程,協助廠商降低營運成本;這些都是AI在產業界的實務功能。
現場也邀請許多新創團隊,展示人工智慧的應用。例如奧義智慧Cycarrier專注在AI與資安自動化分析,展示「人工智慧資安機器人」與「人工智慧資安保險」解決方案。
萬里雲科技CloudMile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將布料圖樣明確分類並系統化,大幅加快紡織業的產品開發時程;鼎峰智能Deep Force運用深度學習演算法發展的「終端人工智慧引擎」,創造人工智慧於視覺影像方面的終端應用(如人臉識別/物品辨識/視線方向偵測等)。
Google台灣區總經理陳俊廷也表示,Google已經啟用智慧台灣計劃,同時舉辦教師研習營以及AI創新研究營,其中包括數位學程、創作者學院等,並在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成立研究中心,建立頂尖研究學者的橋樑,達成學界和產業界的交流,另外還有免費且全中文化的線上資源,目前也在台南打造首座實體課程空間。
陳俊廷繼續說道,以人工智慧的發展看來,不用擔心人會被取代,過去三次的產業革命,都是讓人類去做不同的工作,類型轉換。演算法的進步,過去要用50個TPU才能和圍棋大師李世石對弈,一年後只需要一顆TPU就可以打敗同樣等級的圍棋大師,導入機械學習數據中心更有效率,
Google也結合了TensorFlow與雲端平台的機器學習工具,讓台灣傳統產業的「和明紡織」,也能訓練布料的辨識模型。從一開始的建檔後,讓和明得以掌握自己的資產外,也大幅降低設計師的負擔,加快產品的開發,減少搜尋布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