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台灣DRAM產能躍升全球第一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05年09月13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235】

近兩年來,台灣DRAM廠大舉興建十二吋廠,隨著產能陸續開出,台灣今年DRAM產能合計已超過南韓,成為全球最大DRAM生產國。根據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公佈的資料,台灣今年DRAM產出量佔全球產能比重超過三成,較2000年成長一倍。記憶體未來成長動力,已經由個人電腦轉變至消費性電子產品,台灣將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

200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欣欣向榮,各廠商均擴增資本支出,但2004年下半年就面臨庫存過高窘境。今年雖然上半年半導體市場景氣低迷,但全年還是會小幅成長,除了晶圓代工廠及整合元件製造廠(IDM)的產能利用率拉升外,記憶體廠擴大資本支出興建十二吋廠,則是另一個推動市場成長的主因。

市調機構Strategic Marketing Associates在SEMI研討會中表示,由今年晶圓廠建廠支出情況來看,DRAM廠的比重就高達40%,原因很簡單,一是以目前的DRAM價格來看,唯有十二吋廠才具經濟規模及成本競爭力,另一原因則是NAND快閃記憶體需求大好,許多一線DRAM廠如三星、Hynix、美光與英飛凌等都擴大NAND晶片產出,而十二吋廠又是能最快衝出產能的。

此外,2001年全球DRAM價格大崩盤,許多歐美DRAM廠都大幅減少資本支出,只有台灣及南韓的DRAM業者逆勢擴產,因此以今年來說,台灣DRAM產出量佔全球比重已經超過三成,不僅高於南韓,與2000年時相較,成長幅度也達一倍以上。

台灣三家DRAM廠目前已進入量產的十二吋廠,包括力晶的二座,茂德竹科及中科廠,以及南亞科及英飛凌合資的華亞科技等,五座十二吋廠月產能合計達15萬片。至於正在興建中的包括華邦位於中科的十二吋廠,以及華亞科第二座廠等,明年底月產能合計達20萬片。

相關新聞
CGD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氮化鎵電源
朝陽科大永續研發中心協助企業邁向ESG淨零轉型
深化印台半導體雙邊產業合作 印度加速佈局半導體聚落
IDC:2027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營收將突破85億美元
恩智浦S32N55處理器 實現車輛中央實時控制的超級整合技術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延續後段製程微縮 先進導線採用石墨烯與金屬的異質結構
» 提升供應鏈彈性管理 應對突發事件的挑戰和衝擊
» 專利辯論
» 碳化矽基板及磊晶成長領域 環球晶布局掌握關鍵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1.157.6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