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不畏國際貿易景氣逆風 工研院眺望2020機械業發展與契機
 

【CTIMES/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5737】

曾經歷2017年順利突破兆元產值的榮景,又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遭遇中美貿易戰逆風強襲的機械產業,正亟須找尋下一波崛起的契機。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每年舉辦的「眺望 2020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也在今(25)日上午舉辦機械專場,討論於多變國際貿易環境下,台灣機械產業發展挑戰與契機。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熊治民認為,促進台灣機械產業持續成長的基本策略,仍在於提高相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熊治民認為,促進台灣機械產業持續成長的基本策略,仍在於提高相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根據工研院IEK統整分析,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導致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疲弱,包含大陸及外資企業在當地投資製造設備持續放緩,德國、日本、台灣等國家機械設備出口金額都受影響;而台商回流投資將帶動部分機械設備需求的具體效益,最快則要等到明年才會逐漸顯現,預估2019年台灣機械設備製造業產值將比2018年減少9%、2020年產值則比2019年成長4%。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熊治民認為,由於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占比超過7成,所以國際市場需求變化,與台製品相對於其他競爭國家產品競爭力,將是主導機械設備產值變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促進台灣機械產業持續成長的基本策略,仍在於提高相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展望未來,促進台灣機械產業成長契機與產品發展重要機會包括:

1. 基於自動化應用,具備智慧化能力擴展的製造解決方案。讓製造業能以較低投資成本,透過既有機台設備改裝升級,提高生產力。再依據個別客戶實際發展策略需求,逐步實現生產資訊可視化、透明化,製造活動可預測,及生產系統自適應等智慧化功能。

2. 非製造領域的機械產品應用方案,尤其隨著AI、5G通訊及其他智慧科技發展,值得台灣機械產業投入更多資源,來發展新一代智慧化服務設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莊瀅芯進一步表示,其中2019年台灣工具機產值依工研院IEK預估較2018年減少15%;2020年上半年將持續疲弱,下半年則有機會觸底回升,因此預估2020年產值較2019年成長10%。但她也強調:「依近期國際展會發表的工具機新品趨勢顯示,工具機已不再是單打獨鬥的產業,且出現愈來愈多以整體製造系統為考量的新趨勢。」

除了追求原本的加工精度、加工穩定度、加工效率之外,一些新技術也慢慢揉合傳統工具機,塑造新的智慧製造型態。莊瀅芯表示,近年來智慧製造的水平整合技術主要聚焦在:積層製造、人工智慧、數位雙胞胎、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這些整合性的智慧製造平台和單點的智慧製造技術都已對於工具機發生具體影響。

此外,因為台灣半導體和顯示器產業於全球居於領先地位,2018年兩大產業產值近4兆新台幣,又以製程設備為影響製程技術的重要關鍵。但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邱琬雯也指出,近年來陸續受到美中、日韓保護主義興起,各國對於關鍵技術保護、重視與限制更甚以往,領導廠商於2019年初業績與獲利雙雙呈現下滑,連帶影響半導體設備的銷售,在2019年上半年業績也比2018年同期下滑。

然而,展望未來隨著萬物聯網的世代來臨,將會有更多的終端產品需求,如5G手機、穿戴式產品、汽車電子、AI高效能運算等,都將引領下一波半導體技術的進化,也帶動相關的半導體製程設備成長,2020年半導體產業景氣有望回升。至於下一波顯示器產業設備投資將以AMOLED與Micro/Mini LED為主,而良率及成本將是最關鍵挑戰。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黃仲宏則從機器人產業各細項產值觀察,2018年台灣工業機器人產值約新台幣126.5億元,預估2020台灣機器人產業產值為650億元新台幣;依應用領域分析,汽車與零組件、電子電機、機械金屬產業,是台灣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前三大市場。發展趨勢為透過機器人生產的彈性與數位化資訊,因應客製化生產製造;並透過機器人取代人工完成重度勞力、具汙染性且精密的工作,同時維持高品質。

回顧近年來美中世界兩大經濟體貿易對峙的負面效應已浮現,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科技戰,短期可能情境為:在「製造業回流」的政策推動下,美國挾帶豐沛的ICT技術,強化機器人的關鍵發展要素-人工智慧,以及包含軟體在內的機器人關鍵技術;大陸則以資金和市場急起直追,力求高階機器人技術與本體的自主化。

相關新聞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15隊齊聚郵政大數據黑客松競賽 限36小時奪獎金120萬元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 雲平台協助CAD/CAM設計製造整合
» 誰在守護機器安全?資安管理與存取控制必備指南
» 雷射干涉儀實現線型馬達平台 位移即時補償回授控制
» 使用MV Drive、同步傳輸控制降低能源成本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5.56.7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