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管理系統是提昇電動車效能的關鍵,而電動車馬達控制元件更是提高散熱和可靠性的重要環節。但是光靠電動車本身的技術革新,並不代表電動車就能夠順利地被市場所接受,外在環境與條件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
|
英飛凌(Infineon)亞太區汽車電子事業處區域行銷協理林慶順認為,若要積極落實行動電氣化和交通電動化的e-mobility環境,還需要各種要件的積極配合。 BigPic:412x500 |
英飛凌(Infineon)亞太區汽車電子事業處區域行銷協理林慶順指出,節能省電設計是克服電動車技術難題最為關鍵的一步。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部份,英飛凌目前投入的領域包括變頻器的 IGBT 模組、驅動 IC、離散式高壓 MOSFET / IGBT、微控制器及電池管理解決方案。
針對電池部份,林慶順表示,英飛凌現在的目標,就是透過E3Car(Energy Efficient Electric Car)計畫,欲達到在同樣的電池體積之下,增加35%的電動車行駛距離。其中針對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英飛凌主攻符合熱能與動力功率效能需求的技術,要讓電能效率及電池使用壽命有最佳化的表現。設計良好的電池管理系統有助於延長使用壽命,並可降低整體擁有成本。例如如果配置不當容量的電池芯,將導致電池的充放電量降低,這個影響將會隨著時間而日漸顯著。在這裡,英飛凌可依據主動電感概念做到主動式電池控制,主動監測每個電池芯,做到電池平衡,使電池容量完成100%充電與放電。
另外在電動馬達部份,林慶順指出,目前主要的技術挑戰之一,是如何提升散熱及可靠性。因為相對於內燃機引擎的控制單元,電動馬達的控制單元中的電力元件(變頻器)的冷卻需使用水冷,如此將使整體成本更昂貴。若廠商設法降低切換損耗,就可以減少為了降低冷卻需求所提出的負擔。
不過切換損耗也會影響行駛里程,而電池內儲存的電力也會決定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範圍。在這裡,功率半導體可對減少切換損耗產生重大貢獻。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將控制單元整合至電動馬達之中,因為電動馬達本身就需要散熱。另外,創新的封裝概念亦有助於散熱。
林慶順認為,油電混合車(HEV)和電動車由技術所推動的產業,新進汽車業者將相關技術視為改變汽車產業既定遊戲規則、並以此建立市場橋頭堡的機會。若要以技術為推動主軸、將行動電氣化和交通電動化的e-mobility環境積極落實,還需要各種要件的積極配合。僅僅靠著消費者瞭解石化燃料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並願意以行動做出改變,不足以讓電動車有效普及。這些條件包括油價結構的調整、政府針對基礎建設發展、支援充電站、甚至電動車市場定價的獎勵措施、以及可讓消費者能長久信賴電動交通工具的法規架構。當然車廠要先能克服技術難題、市場要提供能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電動車產品才行,建立關鍵多數的使用者基礎,也才能擴大電動車在市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