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中芯武漢十二吋晶圓廠正式動工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06年06月2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6942】

中芯國際武漢十二吋晶圓廠將正式動工。這是中芯繼北京、上海之後,在中國建設的第三座十二吋晶圓廠,也是首次以融資租賃模式參與的半導體代工重大專案。

張汝京為中國半導體開創一個新局面。 (檔案照片)
張汝京為中國半導體開創一個新局面。 (檔案照片)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稍早曾強調,武漢廠最快在2007年底完工,最慢在2008年第一季度完工,首期廠區單月產能將達2.5萬片。

中芯武漢工廠總投資將超過人民幣100億元,這筆資金將由武漢當地政府承擔,而中芯則租賃其廠房、生產設備,同時輸出管理、技術、人才。該工廠運營三到五年後,中芯將會重新評估價值,可能從武漢政府手中買回該廠。

報導說,新工廠的動工顯示中芯在中國的產業佈局趨於完整。中芯目前正尋求新的融資管道,可能將目前獲利狀況良好的上海三座八吋工廠分割,單獨在中國大陸A股市場上市。不過,中芯整體還缺乏登陸A股市場的條件,包括連續三年獲利等。除了2004年獲利外,中芯自從成立之後,在設備折舊壓力下,多年處於虧損狀態,過去六季更是連續虧損。

但是,中芯上海三座八吋廠已連續兩年獲利,依據目前業績態勢,將可以符合A股標準。

半導體產業觀察家莫大康說,中芯若能在A股上市,也是不錯的選擇。中芯整體運營越來越具有彈性,融資方式也趨於靈活。但與台灣、香港等地相比,中國社會大眾對於半導體產業的認知度還遠遠不夠,這可能會影響到中芯在中國A股的融資額。從生產製造角度看,中芯擁有四座八吋廠,三座十二吋廠,一座封裝測試廠,覆蓋了華東、華北、華中等地。從代工的晶片類別看,它幾乎涵蓋所有的領域,並開始向太陽能市場滲透。至少從形式上看,中芯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工廠運營,而正朝一個集團化企業轉型。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張汝京 
相關新聞
中芯國際與Efinix推出首款可編程加速器晶片 2018量產
中芯國際收購歐洲LFoundry 進駐全球汽車電子市場
中芯國際成功製造28奈米Qualcomm驍龍410處理器
尋找新投資者 中芯國際考慮出售股份
中芯國際推出增強型90奈米參考流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延續後段製程微縮 先進導線採用石墨烯與金屬的異質結構
» 提升供應鏈彈性管理 應對突發事件的挑戰和衝擊
» 專利辯論
» 碳化矽基板及磊晶成長領域 環球晶布局掌握關鍵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4.89.23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