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線觸控模組廠商如宸鴻與歐菲光相繼量產及導入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等應用,加上終端品牌也逐漸顯露興趣,讓ITO取代材料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在市場中已有了相當的能見度。不過,NPD DisplaySearch也指出,新材料要全面取代ITO仍然為時尚早,原因除了ITO並沒有短缺外,新材料的成本價格仍然是一大挑戰。
|
/news/2014/12/14/2325535770S.jpg |
目前市場上,ITO替代材料討論度最高且技術較為成熟的仍屬金屬網格(metal mesh)和奈米銀絲(silver nanowires)兩種,儘管此兩種材料已成功取得部分市場,但DisplaySearch認為,就技術角度來看,要取代ITO關鍵主要有三項,第一是具有高導電性且能夠應用在任何基板與任何尺寸上;第二,除了有低表面阻抗值外,也要能維持良好的透光性;第三,該材料最好能夠具有可撓性,讓阻抗值與感測電極的穩定性可以適應非平面的觸控區。
在尺寸方面,金屬網格和奈米銀絲優點主要是明顯更低的表面阻抗值和可撓性, 不過此優點在面對筆記型電腦的尺寸或是20吋以上的尺寸才能明顯展現,對於10吋以下產品採用ITO已經足夠。然而,觸控面板的主要市場仍然是手機和平板電腦,因此短期內ITO仍難以被取代。此外,ITO不論是以玻璃或是PET薄膜作為基板、甚至是在內嵌式觸控面板內,都能夠滿足中小尺寸觸控面板的規格需求且供應鏈相當充沛。
透光性的部分,ITO本身是透明材料,但是金屬網格和奈米銀絲卻不是。不過,DisplaySearch表示,利用分布密度的做法,還是可以讓電極達到可接受的透光度。而可撓性方面,DisplaySearch指出,如智慧手錶等新應用在技術及良率問題逐漸解決後,採用曲面的設計將有利於替代材料切入,而這對於新材料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規格差異化和機會。
除此之外,隨著Apple iOS與Google Chrome(甚至Android)開始朝向10吋以的平板電腦布局,同時筆記型電腦品牌也開始生產二合一的平板電腦,促使10吋以上的觸控面板市場將在2015年有了新的成長契機。DisplaySearch指出,雖然OGS仍然是10吋到20吋觸控面板的較佳選擇,但是對許多薄膜觸控廠商來說,新材料取代ITO薄膜將會比轉換到OGS產線更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