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EK化材組副組長黃素珍借鏡國際電子材料大廠,指出我國廠商未來發展策略可包括配合政府資源尋求策略聯盟、自行發展關鍵技術與策略定位與尋求各種可能的合資企業三大方向邁進。
受到兩兆產業牽引,國內電子材料需求量迅速增加,但國內生產的電子材料供給量卻不足,大部分材料仍需仰賴進口的弱勢下,如何扶植國內廠商發展成為重要關切點。工研院IEK舉行「電子材料本土化之切入契機與發展策略」研討會中邀請了工研院IEK化材組副組長黃素珍等人進行探討。
工研院IEK黃素珍於會中,剖析國際電子材料大廠,包括JSR、3M、Cabot等發展進程與策略,以作為國內廠商參考。IEK黃素珍便指出2006至2010年JSR的競爭策略將由聚焦於亞洲轉向為在地化發展,核心技術則包括Spin-on與成膜技術。至於3M的LCD材料則以降低成本作為競爭策略,在研發上採取台灣、日本與韓國的區域分工方式,未來重點市場以亞洲為主,特別是中國大陸。
對於國內廠商未來發展,黃素珍則建議國內材料業者可轉型為專業之生產代工廠,藉由授權生產,縮小與國際大廠間之技術差距,並從中學習國際品牌之建立與行銷策略;也可在供應鏈上尋求專業分工的合作,亦即國內材料業者發揮製程應用技術、成本降低能力及掌握市場需求之優勢,再結合擁有最上游原物料、優越研發能力、龐大研發資源與國際品牌強處的國際大廠,共同開發適合雙方發展的電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