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igus推出通訊模組icom.plus 實現靈活評估機器資料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9年09月19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284】

預測和計畫保養是igus透過其智慧工程塑膠解決方案追求的目標。例如,智慧感測器測量拖鏈、轉盤軸承和直線導向裝置的磨損。透過新的通訊模組icom.plus,使用者現在可以決定以何種形式匯集來自感測器的數據。從用於限制性環境的離線版本到將數據傳送到igus伺服器,並可自動下單備品,用戶可以自由地匯集和讀取其資料。

借助新的icom.plus模組,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如何整合感測器中的資料。如SD卡存取的離線整合,限時線上學習的半離線整合,或連接到igus IoT伺服器的完全線上整合。(來源:igus GmbH)
借助新的icom.plus模組,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如何整合感測器中的資料。如SD卡存取的離線整合,限時線上學習的半離線整合,或連接到igus IoT伺服器的完全線上整合。(來源:igus GmbH)

igus推出名為isense的各種感測器,用於檢測igus零件(如電纜或拖鏈)的狀況。它們在運轉過程中測量磨損等資料,並及時提醒使用者計畫維修或更換。與icom通訊模組連上網路後,資料被傳輸到智慧系統。模組可以連接到所有igus感測器上。例如,用於測量磨損的感測器,或用於測量拖鏈孔銷連接磨損的感測器,以及用於檢測斷裂和推拉力以及用於電纜監測的感測器。

感測器的測量值被傳輸到icom模組後,就必須「解讀」這些資料,即理解它們以便生成指令。到目前為止,連接到igus雲端可以實現這一點。然而,由於IT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許多公司越來越依賴於開發自己的SCADA系統,因此igus現在將其資料集中器升級到icom.plus。透過新模組,客戶能夠以最適合其設備的方式整合資料。

全新3合1模組 實現靈活的資料連接

icom.plus以具有初始igus線上配置器的設計是透過壽命演算法進行程式設計。線上安裝後,新的通訊模組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離線操作,無需更新功能。

對於這種「半離線」的情況,在初始「學習階段」,設備需要與igus伺服器進行臨時的短期安全IoT存取,以使計算演算法與客戶應用的實際運動和環境概況相匹配。在非常受限的區域中,也可以憑藉完全離線的儲存裝置在初次使用時執行更新。

透過這種方式,使用者可以靈活地設計模組及其資料的連接,並在最大化稼動時間和 IT 安全性之間找到平衡。計算保養建議所需的運動數據是透過機器的匯流排系統直接從控制系統中讀取的。同樣的,有關距離下一次推薦保養的天數和有關感測器資料異常變化的可自由定義的警告資訊也會傳送到PLC控制器。可直接透過系統監視器或客戶特定的SCADA系統提供使用者資訊。

連接到igus伺服器 進行可預測保養

將icom.plus線上連接後,可以實現使用壽命計算與igus雲端的持續匹配,從而實現最大的設備稼動時間,並將故障風險降至最低。雲端中的資料來自於公司在自己占地3,800m2測試實驗室中執行的100億次拖鏈和電纜循環測試。得益於機器學習和AI,igus可以提供有關所用解決方案耐久性的精確資訊,並提前告知使用者進行必要的更換。

關鍵字: igus 
相關產品
igus新型連座軸承適用於太陽能追日系統應用
igus新型XXL卡車於歐洲各地移動路演
2024年vector競賽由太空科學家奪金獎
Igus不含 PFAS 的 chainflex 耐彎曲電纜:提供多面向安全保障
igus推出輕量化ReBeL協作機器人仿生手
  相關新聞
» 用生成式AI教機器狗跑酷 讓機器人表現更上一層樓
» 安森美與伍爾特電子攜手 升級高精度電力電子應用虛擬設計
» 微軟啟動「AI+ Taiwan」計畫 在台資料中心正式啟用
» 經濟部深化跨國夥伴互利模式 電子資訊採購連5年破2千億美元
» 筑波舉辦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 引領智慧製造未來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I4XLSEASTACUKV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