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賦能未來,勇往直前:SiC MOSFET問世10周年的思索
 

【作者: John Palmour】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3082】

在SiC MOSFET問世10周年之際,本文作者回顧科銳公司十年歷史所經歷的關鍵時刻,並且認為未來的發展會比過去曾經歷的增長還要巨大,因此為下一步即將增長的產業曲線提出卓見。



圖一 : 科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John Palmour 博士
圖一 : 科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John Palmour 博士

處於像我這樣的位置,能夠有幸參與到一個改變行業的重要產品的問世,感覺就是一生一遇的機會。所以通過回顧我們公司歷史十年前的關鍵時刻,發現我所能看到的,對於今天Wolfspeed將邁向何方,也會顯得特別地有意義。


在2011年,在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的研發之後,科銳推出了全球首款SiC MOSFET。儘管業界先前曾十分懷疑這是否可能實現。在成功發佈之前,普遍的觀點是SiC功率電晶體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太多的材料缺陷使其不可行。先前普遍的看法是不可能開發出可用的SiC MOSFET,因為SiC的氧化物絕緣體是不可靠的。我們的友商試圖嘗試用JFET和BJT等其他器件來繞開這個問題,而我們則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因為我們知道MOSFET才是客戶最終想要的。我們堅信,我們可以通過採用SiC,開發出市面上最為強大和可靠的半導體。


在歷盡千辛和百折不撓的努力之後,我們成功做到了。


我們探索了三種不同晶體結構。我們竭盡全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安培容量….提高了1000倍甚至更多!最初的晶圓尺寸僅有我的小指指甲大小。之後,我們終於將3 吋晶圓的SiC MOSFET推向市場。同時,以科銳的行事風格,我們並沒有停歇下來去慶祝第1代SiC MOSFET的推出,而是迅速投入到了第2代產品的開發。


最初的階段並非沒有彷徨。但我們知道要想推動產業更多的採用,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性能。在那段時間裡,我們讓許多原先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人改變了觀點。我們目睹了友商公司放棄了其他器件結構的選擇,而開始朝向MOSFET迅速邁進。隨著各個產業開始認識到SiC MOSFET可以適用於不同應用,我們看到了新的市場和垂直領域。


但即便是我自己,當時也沒能全面意識到某些市場將來會變得多麼巨大。我們認識到SiC MOSFET能在巨量的工業應用領域發揮關鍵作用,而電動汽車會是一個重要的賽道。我們知道這產業有潛力,但是我們很難想像這個機遇會有多麼巨大,以及我們將助力電動汽車產業的塑造。


在採用SiC逆變器的特斯拉Model 3的推出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在看到了採用SiC器件所能實現的功率密度和續航里程,各家汽車OEM廠商都開始爭相研究如何在他們的汽車之中採用該項技術。



圖二 : 電動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車用照明產品與技術。
圖二 : 電動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車用照明產品與技術。

今天電動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我想到了我們公司歷史上的另一個關鍵時期。我記得目睹了科銳LED業務的巨大發展浪潮。從90年代中期科銳LED在大眾汽車儀錶盤上的首次採用,到全行業對於固態照明的擁抱。我見證了公司之前的爆發式增長 – 而這一幕在今天又開始重現。


我相信,對於Wolfspeed,未來的發展會比我們過去曾經歷的增長還要巨大。爆發式增長既令人愉悅,卻也充滿挑戰。我們需要相互扶持,在成為行業引領者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十年之前,我們身處一生一遇的增長曲線的初期階段。現在,我們又迎來了這樣的機遇。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未來十年我們將達到怎樣的高度。


相關文章
高密度電源模組可實現減少重量和功耗的 48V系統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利用物聯網發揮智慧電網優勢
適合工業應用穩固的 SPI/I2C 通訊
以碳化矽MOSFET實現閘極驅動器及運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 國科會主辦量子科技國際研討會 鏈結國際產學研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91.189.12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