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福華先進微電子董事長楊秉禾:平台式開發環境加速產品演進
 

【作者: 王岫晨】   2006年08月07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5326】

本社社長黃俊義(以下簡稱黃):目前系統在電子產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提供系統單晶片(SoC)、完整解決方案與服務的公司也越被重視,而貴公司正是這樣的角色定位。能否請您介紹貴公司發展的背景與現階段發展重心?


福華先進微電子董事長楊秉禾(以下簡稱楊):福華先進微電子(簡稱FameG)成立於2002年5月,是專門從事系統晶片及應用方案開發的公司,以平台方式開發核心晶片及開發工具,協助客戶或合作夥伴使其能應用FameG的核心晶片或應用方案,快速開發自有產品。而FameG也自稱為一個無晶圓廠(Fabless)的SoC ODM公司。


除了擁有晶片設計的團隊之外,FameG也有具備嵌入式系統豐富經驗的技術團隊,從嵌入式系統角度來定義平台式的系統晶片,FameG稱這種晶片為KSoC式核心晶片(Kernel SoC)。而配合這些KSoC產品,FameG也提供完整的嵌入式軟體開發工具、環境及許多開發電路板,以方便客戶或合作夥伴從事自有產品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圖一 福華先進微電子董事長楊秉禾》
《圖一 福華先進微電子董事長楊秉禾》

平台式開發架構優勢

黃:平台式開發架構的優勢為何?目前貴公司以該架構為基礎的產品線有哪些呢?已應用於哪些領域?


楊:以系統平台式的開發架構來提供系統晶片開發工具、參考應用方案及工程服務,最大的好處在於協助客戶及合作夥伴實現及保護其自有的產品設計(電路設計或嵌入式軟體設計),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而所謂平台式的開發架構,是以一個中央處理器為核心架構,針對特定應用領域所規劃的橫向整合(晶片整合)及垂直整合(系統整合)之步驟及方向,使產品具備模組化、層次性及開發性之優點與特性,如此更有利於協助客戶或合作夥伴持續地從事多次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加速產品升級演進(immigration)。


然而平台式開發架構的重點,在於開發工具及環境的建置。其中如何因應產品生命週期與各產品開發階段,以達到軟體及硬體元件的再使用(Reuse),進而縮短新產品的開發時程相當重要。雖然平台式開發架構在初期所需的建構時間較長也較慢,但一建構完成,以後用這種方法來開發衍生性產品的速度將加快數倍,且成本會降低許多。


目前已開發完成的KSoC,便是以8051相容的CPU核心為基礎,配合USB 2.0控制晶片及介面,客戶或合作夥伴可視其產品的功能需要,添加保密電路及記憶卡的讀寫介面。這些KSoC產品不僅可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系統晶片配合使用,或單獨成為客戶與合作夥伴用來開發自有ASIC的基礎。


以8位元CPU為核心的開發架構,是一個整合式的系統晶片設計平台,提供完整開發支援工具、嵌入式軟體的研發及代工生產服務,快速協助客戶以階梯漸進方式開發自我創新的系統單晶片及解決方案。主要應用包括移動存儲、資料傳輸、USB和乙太網連接、軟體編程和內容的安全保護、內容播放器和聯網設備等領域。該平台並可快速實現從設計到產品量產階段的系統晶片工程服務。


目前主要產品包括應用於手機、MP3、PMP等嵌入式系統軟體保護的軟體安全晶片;應用於收費網站、網路遊戲及其他軟體等系統保護的客製化加密演算法;應用於娛樂、教育等方面之磁帶式MP3語音播放機;以及應用於高傳輸速率、USB介面之相關系統產品的嵌入式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


經營理念

黃:在經營理念上,您認為組成一公司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呢?又該如何運用這些要素來獲取最大的競爭利基?


楊:FameG之經營理念強調4P理論,所謂4P是指People、Process、Platform以及Partner。其中尤其以人(People)的要素最重要。在高科技產業,人才是公司的重要資產與企業根基,因此經營重心在於如何將各種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透過適當的流程規範(Process)來建立合作機制、激發團隊創意並降低人為疏失,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此外,建置網路設計開發平台(Platform),提供合作夥伴(Partner)共同開發技術,以達到快速產品開發的雙贏局面,也一直是FameG經營上非常重視的一環。


而FameG的競爭利基,也正在於能整合平台式的系統晶片設計、完整開發支援工具、嵌入式軟體的研發及代工生產服務,協助客戶以階梯漸進方式,完成系統單晶片及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提供最佳的模組化的系統晶片支援。


而將來FameG的工作重點則是實現將客戶的智財權嵌入到系統之中,因為智財權是設計中的關鍵一環,必須確實保護,而FameG將客戶之創意與智財權結合,可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對此我認為,未來SoC硬體將會標準化,而SoC嵌入式軟體之地位將更形重要。因為SoC硬體標準化後,使其產生不同功能的關鍵將是軟體。而我們的方案也能確實針對這些嵌入式軟體進行保護。


黃:電子產業已經進入聚合(Convergence)時代,您認為這對於電子產業將帶來什麼樣的巨大變革?而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系統整合,FameG是否擬定了長程發展藍圖?


楊:不論聚合或整合,在設計上的共通點都需要具備開放性。過去台灣電子業偏重成本,因此產品售出後並不協助客戶修改軟硬體,這是一種封閉性的作法,產品都以複製的方式追求更大的產出規模,但如果要走創新的路,軟體的開發環境便要開放、透明,因此開發工具與軟體都得一併進行整合。嵌入式系統發展的關鍵,就是能將客戶的創意整合至系統之中。FameG完成平台的開發,客戶再自行加入所需要的功能,如此便能大幅提升產品的開發效率,並兼顧產品創意、差異性與上市時效性。


目前FameG利用一個8位元與一個32位元CPU的不同組合,來產生多樣化的用途與功能,這樣的作法非常類似以晶胞(Building Block)堆疊的方式組成系統,並經由軟體來進行功能的整合,而非在晶片硬體上進行整合,否則將使得成本大為增加。軟體整合的下一步,則是擴大量產規模。這些想法都需要在未來進一步將之實現。而最重要的是,必須從系統的角度來實現這些想法,因為我們強調的是系統的整合層級,而非單一晶片零件。除了對於系統的熟悉程度之外,藉由單一設計平台進行適當的管理,也是影響整合成敗與否的關鍵。


FameG的開發環境就是一個完整的設計平台,只要透過網路連結,不論工程師在什麼地方進行設計工作,都可以透過網路進行管理與整合。此外,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在於,由於系統所的層級包含的知識領域太廣,因此透過不同合作夥伴所掌握的Knowhow,是讓系統開發效果事半功倍的捷徑。而FameG所扮演的角色就類似一個整合者,透過合作方式對於系統與資源進行整合,這是也是FameG目前的工作重點。


電子產業前景與台灣發展建言

黃:您個人在電子產業已累積三十年的豐富經驗,能否談談您所看到的電子產業未來發展前景?


楊:電子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簡單說就是聚合(Convergence)。而寬頻網路也正帶領電子產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可以想像未來所有的電子產品都以寬頻網路連結,並改變整個電子產業結構。在硬體方面,我認為未來電子產業的硬體會標準化、具有一定的量產與經濟規模,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因此硬體廠商若規模不大,面對市場競爭將非常辛苦。也由於硬體產品的標準化,產業進入成熟期之後,產品創意將是未來的發展重點。除了硬體之外,嵌入式軟體、內容服務與品牌通路則將是未來電子產業的核心價值所在。寬頻網路強調即時在線(On line),因此其周邊硬體產品也必須與嵌入式軟體、內容服務及品牌密切結合。另外,由於即時在線,因此安全保密也變得非常重要。這些都會是未來電子產業新的機會。


而寬頻應用等同於宣告了通訊時代的來臨。目前的固網公司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通訊的IP化之後,話務收入正大幅度減少當中。以目前中國電信公司的因應作法來看,他們已經不是單純的電話公司,而是整合性的資訊服務商(Integrated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IISP)。其經營重心在於運用寬頻資源提供資訊傳輸等寬頻服務。而未來電話網、數據網與電視網三網合一後,也只有固網公司才有辦法提供這樣的寬頻服務,因此固網公司才會抓住這樣的機會奮力一搏。這也是未來通訊時代新的服務模式。


黃:FameG服務據點遍布大中華地區。若從中國電子業的發展來觀察,您對於台灣電子業的發展有何建言?


楊:長久以來,台灣電子產業一直缺少內需市場的支援,創新能力也頗受到限制,目前多以製造規模取勝。未來如何進入寬頻產業並扮演關鍵角色,是台灣電子業必須積極努力的方向。寬頻環境在硬體標準化之後,必須在內容服務的方面去發揮創意與變化。其中一個機會點,就在於將電子產品與人們的生活整合,做到invisible,也就是將這些硬體嵌入到生活之中,當這些產品都看不見了,但在生活中卻無所不在的時候,所需要的量就會很大,例如RFID、數位家庭或數位辦公室等應用領域。這些產品不需要很複雜的運算結構,且需求量大、成本低且多變化,都可以為台灣廠商帶來無窮的商機。


台灣也漸漸可看到許多廠商發展品牌。在電子產業漸趨成熟之後,許多工作都會進行專業的分工,而致力於廣告行銷,也讓許多台灣的品牌廠商知名度慢慢提升。儘管品牌的經營需要長時間與大量資金的投入,但對於缺乏品牌廠商的台灣來說,這無疑不是個好機會,讓台灣未來也能擁有全球知名的品牌廠商,提升國際能見度。


(整理\王岫晨;攝影\昱豐)


相關文章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創新光科技提升汽車外飾燈照明度
以模擬工具提高氫生產燃料電池使用率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205.2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