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磷化銦鎵InGaP HBTs 元件的可靠性討論
 

【作者: 鳳上前】   2001年12月05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6360】

砷化鎵 (GaAs) 和異質介面雙極電晶體(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HBT)技術的結合,不但能在多元的應用上提供卓越的性能,並且由於元件較嚴謹的直流特性與射頻參數的分佈特性、較小的晶粒尺寸、較高的製作可重覆性,使得生產成本大大下降。這些特點同其他射頻積體電路相比是非常受歡迎的。


《圖一 磷化銦鎵(InGaP)HBT的結構》
《圖一 磷化銦鎵(InGaP)HBT的結構》

砷化鋁鎵

傳統的砷化鋁鎵(AlGaAs)HBT結構比較常見。早期,這種結構裏的P+基極區需要使用分子束磊晶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設備摻雜金屬元素鈹(Be)。這種技術可以提供增強的性能,並且降低製作成本。


《圖二 磷化銦鎵HBT可靠度測試圖》
《圖二 磷化銦鎵HBT可靠度測試圖》

砷化鋁鎵發展瓶頸

然而這種技術也產生了兩個特殊、並且已經廣為所知的問題。第一,作為摻雜物鈹是一種極小的原子物質,活性強、擴散比較快。工作時在接面溫度的升高和接面電流密度的增加會加速這種現象,引起直流增益(beta)的下降。


第二個問題是,AlGaAs HBT 的射極與基極接面附近的基極表面也是相對不穩定的(表面融合)。這就需要一種精密的鈍化技術(邊緣鈍化)以減少這種表面結構重組的影響。這種表面融合現象在使用中會引起基極電流增大造成的增益下降。


磊晶技術克服難題

第一個問題可以通過改變基極的摻入物質來解決。我們採用原子大得多也較安定的物質-碳(C)。由於碳的熔點很高,加工過程就不能採用MBE方式。目前利用有機金屬氣相沉積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磊晶技術可以克服這個困難。


採用MOCVD製程是正確方向的第一步。但是增益下降的另一個原因:AlGaAs HBT基極接面附近的表面融合現象沒有解決。通過射極接面的電流密度越大,長時間以後增益下降的現象越嚴重。在持續的電流、高溫的環境等實際的應用中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例如:無線應用以及光纖、CATV等基站設備。幸運的是,磷化銦鎵InGaP(Indium Gallium Phosphide)HBT被證明是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把AlGaAs射極改成 InGaP射極,能得到一個穩定、可靠的解決方案。InGaP HBT在光纖通信領域自從1990年代開始就被成功應用,其結構如(圖一)所示。


《圖三 磷化銦鎵HBT壽命預測及量測》
《圖三 磷化銦鎵HBT壽命預測及量測》

研發磷化銦鎵

MBE AlGaAs材料較高的接面溫度(Tj)引起的潛在的可靠性問題,在某些應用中曾經被注意到過。因此,生產商決定採用 MOVCD InGaP HBT材料,並且在電路設計中特別注意射極區的接面溫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其結果是非常受歡迎的。


由於在普通的條件下InGaP HBT沒有增益下降的現象,因此在測試MTTF的時候,採用的是較為嚴苛應力篩選的條件。(圖二)顯示了三種InGaP HBT樣本的測試結果,這三種樣本使用陶瓷材料封裝。記錄下它們的加速生命週期測試中電流密度和Tj條件。


到2000年10月1日,偏壓電流密度為25KA/cm2和50 KA/cm2 的兩個樣本已經工作超過了6500小時,大部分都維持正常的特性。只有工作在75 KA/cm2、並且Tj為330oC的一部分樣本,發生了明顯的增益下降現象。把增益下降20%作為失效點,在這樣嚴格條件下的MTTF大約是3200小時。


《圖四 EC1019寬帶放大器積體電路的接面溫度剖面分布圖》
《圖四 EC1019寬帶放大器積體電路的接面溫度剖面分布圖》

結論

如(圖三)所示,在電流密度為75KA/cm2、Tj為125oC、保守的將啟動能量(activation energy)設定為0.8eV,所計算得到MTTF長達740萬小時!得到這麼高的可靠性是來自於一個正常的偏壓狀態下,具有相當低的接面溫度。


這是因為電路設計中特別注意了溫度因素考量,使射極結構下的接面溫度相當的低。(圖四)是用紅外線掃描顯微鏡攝製的照片,顯示了EC1019(寬帶放大器)工作時令人很低的接面溫度特性。圖中溫度最高的區域是白線所在的射極接面。


這項資料同時驗證了電路設計中的目標:接面溫度不超過125oC。這些圖片充分證明在MOCVD InGaP HBT技術,和電路設計中溫度因素仔細考量兩者結合下,提供了MMIC製作和應用的優越特性。(作者任職於易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2.146.10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