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参与中国自主标准 台湾前进世界指日可待
技术、标准、新市场

【作者: 王岫晨】2011年01月28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6258】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套让真实世界任何物体都能随时链接的网络,主要是透过因特网技术让各种实体对象、自动化装置能彼此沟通并交换信息。其运用的技术包括各种有线、无线通信技术、感知、储存、嵌入式系统等。


物联网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把所有物品透过RF等感测设备与互联网串连,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工作。物联网是透过智能感测、识别技术与运算、网络的整合应用,也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全球通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庞大数据流量造惊人商机

国际知名的商业顾问公司SRI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归纳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打造物联网组件的技术,这包括电子通讯接口和协议、微控制系统、无线通信技术、RFID技术、能源补充技术、传感器、动作器、定位技术以及各种软件。


第二类物联网技术是让对象间彼此沟通的协同技术,包括地理信息卷标、生物认证、机器人、机器视觉、扩增实境、亲临实境(Telepresence)、个人黑箱与生活记录器、触控接口、洁净科技等技术。


分析机构Gartner表示,时至2010年全球已有超过300亿个RFID卷标应用在各种产品中,而5年后更有150亿个装置可以连上网络,每天约可创造15 Petabytes(注:1000TB)的数据量,预计全世界的数据量将走上摩尔定律,也就是每18个月将成长一倍。


市调机构Gerald Santucci也预估,到了2020年,现有的因特网将成为物联网,预计上千亿个装置都将涵盖在物联网的范围之中,可供上网的装置数量呈现十倍数成长,这些庞大的设备和数据流量都将成为可见的商机。也因此,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都看好物联网的成长前景,纷纷以国家级奖励计划鼓励投入物联网的技术研发。


物联网荣登新兆元产业 2020趋成熟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因特网(WWW)、行动因特网(Mobile Internet)之后的第三代网络架构,其概念源自美国麻省理工的Auto-ID研究中心。1999年,该研究中心希望能研发一种让计算机与各种对象链接的网络,到了2003年时,该中心研究发现真正的目标,在于研发一个让任何对象可以彼此互相链接的网络,也就是物联网。


物联网在定义上,就是透过无线射频(RFID)、红外线传感器、二维条形码、全球定位系统、雷射扫描仪等传感器,随时随地获取物体信息,然后再透过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信息实时准确传递出去,最后利用云端运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庞大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对物体实施各种智能化控制及管理,或是智能化识别、定位与追踪。也因此,物联网包含的范围相当庞大,不只是原先我们所认定的因特网,还包含云端、3G、无线网络、有线电视、远程监控等,就连智能电网也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


在发展的时程上,专家估计2010至2015年,为物联网的导入期,发展重心在技术研发,如IPv6、标准及接口制定。2015至2020年为成长期,物联网商用将会有规模及效益,这段期间重点将摆在大量数据分析处理。到了2020年以后将迈入成熟期,进入全面推广及应用,投入资金多,产生的效益也显著,为全球经济注入新一轮的成长动力。专家认为,物联网的产业价值比互联网大上30倍,预计将可形成下一个兆元级的新产业,然而整个发展周期至少要到2020年才会渐趋成熟。


电信商坐拥物联网主导优势

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一样,物联网在发展初期也面临到规格模糊、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造成全球相关产业链的衔接困难。因此,如何制定出让全球都可通用的规范标准、协调各种新兴技术间的适用性、解决黑客入侵的安全性与数据泛滥问题,并考虑到搜集用户信息时的排斥心态,都是物联网发展上将面临到的问题与挑战。


物联网产业链可细分为标识、感测、运算和讯息传送等四个环节,关键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与射频识别设备、传感器等个别微观产业链相比,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架构中的发展空间较大,未来运营商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强势介入多个环节的运作。且由于物联网运作时,必须透过营运商所建构的网络来布线,因此预计可为营运商带来更多主导物联网商业发展模式的机会。


专家指出,物联网概念最初是由物流业运筹的需要而诞生,从2000年开始将RFID卷标导入供应链的应用而声名大噪,并在2005年开始,将这样的应用进一步导入门禁安全、大众运输等感应式的门禁卡或捷运卡来使用。未来物联网更将藉由智能型RFID卷标来提供区域定位信息,2015年以后还可以导入微型化、绿色节能概念与多重可用频谱等特色,具体实现全球网络对象的远程遥控概念。


专家认为,就目前的电信法规来看,大举投入物联网还是会有些阻碍,且厂商还必须为终端产品支付RFID感测组件成本,以及卷标、设备间的验证费用成本。而三网融合后,带宽需求暴增,外加用户最关切的安全性与隐私问题,都有待业界一同努力克服。


中美韩将物联网列为战略产业

物联网的前瞻性,让中美韩等国都将物联网列为重要的战略产业。专家指出,物联网的完整概念最初来自于IBM的「智能地球」计划,也因此使得美国总统欧巴马于2008年提出了「物联网振兴经济战略」,藉此勾勒出「全球物联网」的智能型基础建设计划。至于中国与韩国也都发表了类似的计划,例如中国政府提出的「感知中国(Sensing China)」,以及韩国政府推出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都陆续落实成为「国家物联网」的示范工程当中。


专家认为,中国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物联网,在于物联网具有提高效率及减少能源消耗的概念,也因此成为中国2010年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目前无锡的传感信息中心已经提升到国家层级,无锡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物联网城市。也正由于中国拥有庞大内需市场撑腰,使得中国政府亟欲在国际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例如中国的3G通讯标准(TD-SCDMA)及局域网络通讯的WAPI等,都是中国政府努力着手的标准。


然而专家也说,目前中国物联网在体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资源共享;在技术方面,包括传感器、IC芯片、关键设备、中国智能交通高阶市场等,七成以上都被国外企业抢占,不仅产业链尚存在瓶颈,且技术标准也缺乏统一;另外,商业模式仍处在初级阶段,成本高且不能大规模商用;最后则是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上,绝大部分是对现有产业的改变,也因此存在相当大的跨入门坎。


专家说,为了替物联网热身,中国政府加速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因特网等「三网合一」,未来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可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项服务,对于未来发展物联网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三网合一的执行成效,也被视为中国发展物联网的观察指针。


  • 如果把IOT的概念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所讲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



中国十二五 物联网榜上有名

中国市场由于内需庞大,自然其物联网政策动向也备受外界关注。专家表示,中国的「十二五」(2011~2015)期间,物联网投资将聚焦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


专家指出,受到物联网利多消息刺激,相关产业如厦门信达、新大陆、东信和平、高鸿股份等厂商均成为获益者。日后随着物联网持续发展,包括石基信息、广联达、辉煌科技、银江股份、交技发展、海康威视、通富微电、日海通讯等厂商商机更是无限。


专家说,中国大陆发展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致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及国防军事等。


如果把物联网的概念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所讲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专家解释说,全面感知就例如将所有的家电产品装上传感器;可靠传输就要靠3G行动网络的完整布建与升级,加上多元的无线通信网络,如Zigbee与Wi-Fi等;智能处理则需要专业的感测知识,透过云端运算与物联网讯息处理中心的完善运作。如此才能相互搭配,完美运作。


中国大陆于2010年正式成立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工信部也带头成立物联网领导协调小组,加速物联网产业化进程。2010年3月,上海物联网中心正式揭幕。这些都将促进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整体来看,2011年将是全球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一年,大陆三大电信运营商也争相发展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中国移动表态支持3G与物联网的结合,目前M2M终端产品已达300万,年成长超过八成,主要应用集中在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中国联通也将在未来跨入无线环保监测平台。中国电信则积极加速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推出「平安e家」的安全服务。至于华为则正在研发一个数字家庭平台项目,也属于物联网范畴。台湾的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威宝、亚太等电信业也预计都将是物联网的主要受益者。


物联网上游供货商列表

射频识别(RFID)

望谷、NXP,TI,ST,INFINEON,复旦,华虹,贝岭、盛群、亚信、联杰、哗裕、旺玖、晶彩科

二维码识别

新大陆、鼎翰、光群雷

自动识别芯片生产商

厦门信达、欣技、连宇、同亨、振桦、精联

智能卡

东信和平


勇闯物联网 台湾最适合WSN相关研发

感测技术与智能建设似乎逐渐成为物联网的发展核心,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南韩等国,都纷纷将物联网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中。在物联网的庞大商机中,电信运营商将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电信运营商具备行动、固网之有线、无线等基础网络建设,又有现有的庞大企业与个人用户,若将物联网规划纳入3G加值服务之中,不仅门坎低,更可与上、中、下游产业链结盟,商业优势非常高。


专家指出,未来电信运营商发展物联网,有七大关键技术,这包括高可靠度的RFID、高精度的传感器、IPv6地址规划(由于IP需求成长快,预计IPv4地址将很快地匮乏)、实时无线传输、卫星通信、标准化M2M、以及嵌入式的智能型奈米级传感器等。


专家认为,台湾企业发展物联网,可先重点研发无线感测网络(WSN)相关产品。至于WSN应用服务方面,可从年长者的居家照护、家居与小区环境安全维护,或者开发智能型数据传输系统等方面来着手。


而除了「全球物联网」与「国家物联网」之外,专家认为未来IOT的八大类应用重点产业将包括:城市、交通、零售、金融、家居、能源、生产与农牧等,这些重点产业对于台湾将更有真实商机。此外,由于台湾在设备、零组件及IC芯片的研发具有优势,且在零组件与装置等方面的制造技术十分成熟,包括旺玖、盛群、联杰、盛达、精联、精技与欣技等,都是未来十分有机会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大幅获利的厂商。


各国的物联网战略计划

中国

2009年8月 感知中国

美国

2008年底 IBM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智能地球』战略
强调感测技术的应用,提出建设智能型基础设施

欧盟

2009年6月 物联网行动计划
具体而务实,强调RFID的广泛应用,注重信息安全

日本

2009年8月i-Japan战略
在u-Japan的基础上,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讯息服务应用


参与中国自主标准 台湾才有机会出头

2010年全球物联网快速发展,尽管整个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一段距离,但突破性的技术、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等都已经逐步问世。专家认为,五年内物联网将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


专家说,只要能在物联网市场建立完备的研发和产业链蓝图,五年之后都有机会成为物联网的领导者,或者成为标准、技术和产品的输出国家,成为称霸物联网的强国。


目前台湾在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上,在WSN产业中上游段的厂商已经成熟,例如芯片厂商达盛,模块厂商台达电、联阳、诚力、茂纶,终端设备厂的华宝、正文、亚旭、凌克、华凌资通、瑞帝电通等。但中下游段的系统整合业者仍然缺乏,目前仅有中华电信及研华。虽然系统套件的厂商包括安润、亚美地、升辉能源、远联科技、禾伸堂等,也能提供系统整合解决方案,但由于缺少开放性的共通平台,使得应用普及的速度减缓。


台湾WSN相关厂商

芯片厂商

达盛

模块厂商

台达电、联阳、诚力、茂纶

终端设备厂

华宝、正文、亚旭、凌克、华凌资通、瑞帝电通

系统整合业者

中华电信、研华

系统套件厂商

安润、亚美地、升辉能源、远联科技、禾伸堂


此外,由于物联网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大陆,因此包括系统及服务方面,台湾厂商也落后大陆的电信营运商及解决方案厂商,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远望谷,与同方股份等。


台湾厂商过去在国际大厂透过IP方式围困之下,长期只能在代工领域发挥专长。专家认为,未来台湾厂商可以专注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在主导自有RFID协议开发事宜,或者电子卷标国家标准,甚至和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整合等物联网相关协议与基础建设的机会,藉由中国广大的内需市场,来参与中国自主标准的建立,才有机会迈向新兴市场,进而称霸全球市场。


结论

尽管物联网具有多项优势,但也并非毫无破绽,在许多领域都有一定挑战存在。举例来说,物联网由于应用环境过于广泛,相关产业也极为分散,难以集中资源进行发展。势必需要透过少数最具爆发性之产业带动商机,才能逐渐拓展。


其次,物联网之通讯标准尚未统一,虽然不少业者看好3G可在物联网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尚有多项类似通讯技术可在此领域发光发热,因此如何打造统一之标准,同样令人怀疑。


最后,目前业界尚未拥有完整的商业模式,业者们如何在物联网中互通有无、创造商机,也成为物联网最终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


相关文章
蜂巢服务和 Wi-Fi 辅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追踪贵重物品
全球标准如何促进物联网发展
五大策略 提升企业物联网竞争力
为什麽安全是物联网的关键?
空中观察:指挥中心如何加强安全服务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格斯科技携手生态系夥伴产学合作 推出油电转纯电示范车
» Arm:因应AI永无止尽的能源需求 推动AI资料中心工作负载
» 英特尔晶圆代工完成商用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微影设备组装
» 联发科技签署绿电合约 大步迈向净零里程碑
» 罗姆集团旗下SiCrystal与意法半导体合作扩大SiC晶圆供货协议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O1TL1RQSTACUKV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